韓國正寬法師到台灣辦「鉢盂供養」餐會!她透過烹飪修學佛法50年,其「招牌菜」煮香菇,背後有一段故事⋯⋯

「料理也是修行,我透過料理食物修學佛法,已經五十年了。」來自的韓國比丘尼正寬法師(Venerable Jeong Kwan),推廣素食不遺餘力。最近她前往台灣,教大眾製作寺刹飲食,希望大家尊重自然、領悟生命。

來自韓國白羊寺的她,曾受邀在Netflix 2017年的紀錄片系列《主廚的餐桌(Chef’s Table)》,談及寺刹飲食的心得。今年法師特地前往台灣,在2月8日主持教學工作坊,翌日在著名的Thomas Chien法式餐廳舉辦「鉢盂供養」餐會,與在座各人一起修學佛法。

「鉢盂供養」餐會

「寺剎飲食」是僧眾每天的飲食,不含肉食以及五辛。從種植、採摘食材到煮食,都是修行的一部分。其用意在於保持心靈平靜,以純淨自然的食物,維持修行者的精神能量。

在五天的訪台行程中,她先後前往高雄果菜市場、無毒農場等,了解本土滋養的九層塔、蒲瓜、紅鳳菜等台灣時令食材。

她講究就地取材,「鉢盂供養」的菜單是隨順因緣,當日早上才決定的。她輔以自己在韓國栽種的蔬菜和自製醬料,融合烹調。一雙巧手下,香菇、花椰菜、蘿蔔等簡單食材,一一呈現出香、甜、苦、辣的純粹味道。

進食前,正寬法師先帶大家修習「食存五觀」。上菜時,她盡量呈現食物本身的自然形態,展示對食材的深厚尊重。即使沒有豐富的調味,無肉無蛋奶的樸素蔬食仍能化為醍醐妙味。

「招牌菜」背後的故事

不論在日常教學、修行中,正寬法師也常以香菇入饌。《今周刊》報道,這次她也特別帶來韓國200年老樹所長成的「椴木香菇」,搭配由穀物製作的糖漿,令食材散發天然的甘甜香味。

這道「招牌菜」,背後原來有一段故事。

法師在慶尚北道永州市的農場長大,十七歲時母親離世,深感悲苦。由於「不願讓這樣的痛苦延續給下一代」,決意在曹溪宗白羊寺修行。入寺後被分派的首份工作,便是天天下廚準備素食。

八年後爸爸不捨女兒,又擔心吃素會令她身體瘦弱,入寺想把她帶回家。法師便用自己種的食材,給爸爸製作一道煮香菇。他吃後讚不絕口,才終於放下心來,知道女兒在山上過得很好。

「過了不久,父親離世,據說當下他的面容很安詳。」法師說。

「鉢盂供養」上,正寬法師開示:「因應食物的因緣來烹調,和修行之道一樣,把能量放下,才會遇到新的因緣、新的料理。希望大家都有所領悟。」

近年來,她雖然受到各國的關注,乃至在2022年獲得「標誌人物獎 – 亞洲」( Icon Award – Asia 2022 ),始終淡泊名利,以弘揚佛法、推廣寺剎飲食為志。現時,韓國不少寺院都放有法師的食譜。奉恩寺更開設「寺剎飲食文化研究所」,研發健康易製的寺剎飲食。亦有信眾在各地開設餐廳,傳承其烹飪之道。


延伸閱讀:
韓國白羊寺正寬法師每星期辦「寺院寄宿」,跟大眾分享烹煮寺剎飲食的心得。她平日不遵循食譜,憑直覺烹調百味飲食⋯⋯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