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轉念即是開心密碼──齋明寺解讀《金剛經》的生活禪

(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學佛者都略知,耳熟能詳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的是「空」及「無」,但通篇不僅完全沒提到「空」,反而提及38次的「心」,及29次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究竟流傳許久的《金剛經》想要傳達甚麼?又如何在生活中應用它呢?

9月21日早上9點,台灣法鼓山禪堂監院常正法師應邀於齋明寺禪堂,以「開心密碼—《金剛經》中的生活禪法」為題進行分享,直播當日即有4,000多人次觀看( https://youtube.com/live/vYj6J5FihWA?feature=share )。法師說:「《金剛經》是可以掃蕩一切煩惱執著妄想,蘊含的是讓人開心的密碼。」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法師也從發心、般若及精進三角度,切入述說《金剛經》之真義。

(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常正法師在介紹《金剛經》時表示,《金剛經》是屬於「藏、通、別、圓」中的通教,也是般若系中的經典;而欲解脫煩惱、真正離苦得樂,並對一切眾生開啟出慈悲心,就要從充滿般若密碼中的《金剛經》,找尋開啟的鑰匙。

「大眾之所以來學佛,往往先是遭遇人生困難才能踏入佛門,但不管這些困難如何,這些都是《金剛經》中所稱的『相』,也都是學佛的好因緣。」常正法師說:「但學佛後要『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除了『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之外,還要幫助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幫助眾生成佛就是一種發菩提心,而經中出現29次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講的就是我們佛子所應行之菩薩道,也是成佛之道」。

(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但發心之後如何離相?就得需要觀照的般若智慧。常正法師提醒大眾,多去想著「佛陀是如何思維?而自己又是如何思維?」當碰到會讓自己起心動念的人事物時,把握機會去思考自己是如何反應?如何感受?從中察覺出自己習性中的「相」,才能進而放下這些煩惱。

常正法師說,佛法和禪法都是心地法門,並非從改變外境做起,而是從改變內心開始,所以藉由《金剛經》來培養精進、禪定的力量也極為重要。「禪宗說定慧不二,這不只指打坐很久,更重要的是有觀照能力之後,還要有不被帶著走的定力,並且在該作為的時候要有作為」。

(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舉例來說,有些職場人常抱怨老闆苛刻不公,但若能觀照自己、把心定住,把老闆的舉止想成是成就自己忍辱修行,且又提供養家活口的薪水,用這種心去面對所處的境界、調伏內心來改變觀念,而不是只想著改變外境、改變現象,真正在心地上下工夫,也是《金剛經》想要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受持的妙義。

講座當日適逢入秋後的陰雨綿綿,但來到現場參與講座者仍近150人,大眾暫時放下對雨天的擔憂,用安定的心受持《金剛經》的內涵,而常正法師最後也鼓勵大眾:「做就對了!」、「奉獻就對了!」在日常生活中,清楚地觀照自己的身心,發心自覺覺他也學習圓滿,共同走在成佛的菩薩道上。


轉載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xmnews/co…32993341

延伸閱讀:
讀誦《金剛經》能夠不執著?關鍵就在這裏⋯⋯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