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給明就仁波切在TED演講上,分享禪修的三個要素

(圖:Yongey Mingyur Rinpoche Facebook)

溫哥華於4月10日至14日舉行TED演講(TED Talks)。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是100多位演講者之一,於14日向大眾分享禪修之道。

加拿大《CBC新聞》報道,這是他自2019年以來,首次回到溫哥華。

仁波切說,近年許多人都有興趣學習禪修,以應對充滿干擾和痛苦的現代世界。「我們的內在已擁有平靜。但我們必須學習去發現它。透過覺知(awareness),我們可以與內在的愛、慈悲和智慧相連結。」

他提醒我們,禪修不是去壓制念頭。他說,部分人對禪修有一些誤解,例如以為試圖壓制念頭,將煩惱從腦海中排除掉,它們就會消失;或以為在寂靜的房間裏結跏趺坐,就可以達到寧靜的心境,卻不知道越是尋找寧靜,就越難找到它。

《TED Blog》記述,仁波切分享了禪修的三個要素:覺知(awareness)、智慧(wisdom)和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有了覺知,當念頭、情緒和感官知覺顯現時,我們可以自然地覺察它們,並以完全開放的心,接受當下所有的可能性;有了智慧,便知道無論負面情緒多強烈,我們總可以回歸平靜的狀態;最後,我們對自己慈悲,讓負面情緒來來去去,如實地安住自心。他鼓勵我們記住這些「內在力量」。

在其著作《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中,他開示:「學習禪修是個漸進的過程。一開始,你也許只能靜下來幾秒鐘,過沒多久,各種念頭、情緒和感官知覺就洶湧而來。基本的教法就是不要跟隨這些念頭和情緒,只要如實地覺察在覺性中來來去去的一切即可。無論心中有甚麼念頭起落,別太在意它,也不要試圖壓抑它,只要看著它來來去去就好了。」

1975年,詠給明就仁波切出生於喜瑪拉雅山區的小村莊。童年時期,他深受恐慌症所苦,曾嘗試以各種方式減輕痛苦:跑步、玩耍、躲藏在洞穴中,卻依然無法紓解恐慌。他九歲開始學習禪修,漸漸地從驚惶失措的孩子,轉而成為能夠從容不迫,在不同人面前談論佛法的修行者。

有份聆聽演講的美國電視名人史密斯(Bevvy Smith)在Instagram發文,說現年四十七歲的仁波切「散發著陽光和幸福!光是跟他待在一起就讓我微笑。」

延伸閱讀: 

苦惱帶來的好消息──詠給明就仁波切談四聖諦,了解它、運用它,從此人生不再一樣。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