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正式宣布將12月21日訂為World Meditation Day(世界靜坐日),呼籲全球民眾認識並體驗靜坐,以促進身心健康。
聯合國在2015年發表的《翻轉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文件中,提出健康與福祉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大會認為,靜坐是人類文明的珍貴資產,與健康與福祉息息相關,能夠呼應永續發展的理念。
全球超覺靜坐發起人東尼‧內德博士(Tony Nader)表示:「無論靜坐方法為何,都歡迎一起加入。當我們以這種簡單的方式一起慶祝世界靜坐日時,和諧與正面的浪潮將圍繞著我們的地球。」
東尼‧內德博士同時也是受訓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醫學博士和神經科學家,他受訪時表示,「科學已證實,透過練習靜坐,可以為個人內在帶來安寧。」
目前有數百項科學研究顯示,規律練習靜坐,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有顯著而持久的效益。如今精密的顯像技術已證明靜坐可以重新調整腦部,包括疏通腦部的血液循環,或是調控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物質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而調控這些腦內荷爾蒙,能夠有效紓緩失眠、焦慮、抑鬱等狀況。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初學者經過八十分鐘的靜坐訓練後,可以給腦部帶來強有效的止痛作用,且止痛效果強過嗎啡和其他止痛藥。研究顯示,靜坐不但能安定神經,還能強化免疫系統、降低血壓,也有助於大腦產生腦內啡,使身心舒暢。
在社會層面,靜坐則可以減少暴力犯罪率、意外事故發生率和衝突發生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在日常生活中靜坐,即使只有短短幾分鐘,也能幫助人們沉澱心靈、提升專注力。
古德有云:「若人靜坐須臾頃,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從佛教角度來說,靜坐與禪修並不一樣。法鼓山《禪堂50問》一書中介紹,靜坐的方式能使身體有個安定的姿勢,讓心有個較為安定寧靜的狀態,而禪修則著重於開發心的智慧。但即使只是靜坐,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因為靜坐時全身放鬆,血液、氣脈暢通,所以身體會感到舒適。除此之外,靜坐、禪修都具有安心功能,讓人能調伏煩躁不安的心,對心理健康的助益很大。
靜坐時雖然感到安定無煩惱,但是回到生活的人事問題,有可能仍會因為執著或自我中心,仍舊煩惱不已。因此,佛教進一步鼓勵,要開發真正的生命智慧,需學習禪修,轉煩惱為智慧。
延伸閱讀:
研究:靜坐有助延緩大腦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