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第十四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一眾學者分享漢文佛典語言學的新發現⋯⋯

12月10日至12日在線上舉行的「佛教傳播與語言變化:第十四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已圓滿結束。

古代漢文佛典是佛教在中國乃至東亞傳播最重要的歷史記錄。經典的誦習,可對信眾的思想和語言產生巨大的影響。研討會上,各界學者聚首一堂,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漢文佛典語言,探討在佛教影響下,人類語言的變化和發展。

六十二位來自內地、香港、台灣,以及南韓、日本、美國、英國、比利時等地的學者,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漢文佛典語言學研究領域的最新面貌。當中包括香港理工大學的王士元教授、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榮譽教授竺家寧、漢語語言學家朱慶之等資深學者。

研討會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以及教大中國語言與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合辦。

漢文佛典語言學的新發現

會議增設了「青年學者論文獎」,鼓勵年輕學者加入漢文佛典語言學的研究。是次研討會中,青年學者的人數超過一半。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王宇晨的《中古譯經中「然」的關聯副詞用法》獲頒二等獎。他發現並證明,漢譯佛經中的「然」字有一種脫離常規的用法──作為補充說明和話題轉換的關聯詞。梵文原典中常見關聯詞api tu khalu punar,而譯師選用「然」字的原因,是因為「然」和api tu都同時可以表示「轉折」的意思。

中山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李周淵的《以數位工具TACL判斷〈大明度經〉第一品的譯者》,亦獲頒二等獎。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于方圓憑着《再釋「在所」》一文,獲得一等獎。他引用經典,解釋了經典裏「在所」一詞有時候有「遍指」之義。他解釋了「在所」一詞的來源及成詞過程,因此獲得了一等獎。

今屆活動的參與及聽眾人數,為歷屆最高,創下記錄。



延伸閱讀:
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以佛法調適身心靈健康?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佛教與健康」系列活動現正開放報名!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