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環境和避免殺生,歐美國家近年來積極研發肉類替代品,例如著名素肉品牌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香港食安中心最近發布資訊,介紹兩種新興的肉類替代品:植物肉(素肉)和培養肉。兩者有甚麼分別?選購植物肉時有哪些事情要注意呢?
食安中心介紹,植物肉(素肉)(Plant-based Meat)的製作過程,是從植物來源(如大豆、小麥等)萃取蛋白質,將蛋白質加熱、擠壓和冷卻,再加入其他配料,製成色香味仿似肉類的「仿肉」,例如以椰子油來模擬肉類脂肪,以紅菜頭汁來模仿肉類血水。食品製造商往往在素肉產品添加各式各樣的含鈉調味料,使之更為美味,故素肉一般含有較高鈉含量。
培養肉(Cultured Meat)則是從動物提取肌肉細胞,在培養基中培育,使細胞生長成為肌肉纖維,並加入維他命B12和鐵質等營養。
現時全世界有至少六間公司研發人造肉,包括鵝肝、肉腸、牛扒和雞肉等。以色列的「Aleph Farms」公司於去年12月成功研發出第一塊在實驗室裏培育的牛扒。製作培養肉除了可以避免殺生外,也可減低肉類受細菌污染的機會。
食安中心建議,市民購買肉類替代品前,宜先從食物標籤了解食品的成分,選擇含有較少鈉及脂肪的食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