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留學聖僧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他如何為中國佛教開啟新的紀元?

農曆二月初五(今年合陽曆3月14日)是玄奘法師的圓寂紀念日,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以紀念法師對於佛教發展和佛典翻譯等多方面的貢獻。

玄奘法師俗姓陳,名褘,河南洛州(今河南偃師縣)人。少年出家後,雖然紮下了厚實的佛學基礎,但在參學途中,發現佛典雜譯有各種闕漏,而且各宗所說彼此不一。他於是發願西行天竺,求法取經:「唯有準確地譯出原典,以釋眾疑,佛法才能繼續在東土弘傳,利益世人。」

為求真理而百折不撓

他進入北印度後,一面巡禮聖蹟,一面參謁名師,在貞觀五年(631年)抵達摩羯陀國,留學當時印度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參禮戒賢論師,其後又往其他地區參訪高賢,除了請益佛法也尋求到佛經梵本。

在長達十七年的留學生活後,玄奘法師帶回了大量梵文原典,並自此孜孜不倦地從事佛典的翻譯工作,其中包括《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及《成唯識論》等。

玄奘的「五種不翻」

法師在譯經上主張「既需求真,又了喻俗」,更於翻譯期間,揣摩了「五不翻」(只能音譯不能義譯的五種情況)的原則: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咒語);二、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一詞具六義;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菴摩羅果;四、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為生善故(為使眾生起善根),不翻,如「般若」。

梁啟超先生曾說:「翻譯之事,遣辭既不易,定名尤最難。全採原音,則幾同不譯;易以漢語,則內容所含之義,差之毫釐,即謬以千里。折衷兩者,最費苦心。」由此可見譯字之難。玄奘法師提出「五不翻」後,使中國的譯經事業又更上一層樓。

除了翻譯佛典外,他更應唐太宗的要求,將旅途中的見聞由弟子辯機筆錄成《大唐西域記》一書。全書共12卷,介紹了西域及印度共138個國家的政經、地理、文化等觀察,是後人研究古印度文明的重要參考依據。

玄奘法師譯經逾千卷,又闡揚唯識學、開創法相宗,為中國佛教開啟了一個新紀元。


延伸閱讀:
中國出版《玄奘全集》,全面記述玄奘法師的佛學思想與弘法生涯⋯⋯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