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師談「崇儉戒奢」之德:不向外求、少欲知足,才能不迷失本心⋯⋯

本性法師(圖:網上圖片)
本性法師(圖:網上圖片)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草茫茫》一詩中說:「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在《格言別錄》中說:「輕而多取,吾寧寡而儉用。」崇儉戒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

以下,我結合佛教經典中有關「崇儉戒奢」的論述,以及高僧大德、古聖先賢「崇儉戒奢」的典範,分享本人學習、思考「崇儉戒奢」的一些感悟。

「崇儉戒奢」是佛教的教義要求和修學傳承

少欲知足,惜福節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一直貫穿著佛教的教義和歷史。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後,認為不向外求、少欲知足,不沉溺於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才能不迷失本心,才能解脫生死。佛陀勸勉弟子身穿糞掃衣,乞食千家飯,培福積德,破除執著。後來,「不坐臥高廣大床」等節儉要求,被寫入了戒律。

佛教經典中有大量關於「崇儉戒奢」的論述,比如:

《長阿含經》云:「欝陀夷!汝當觀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樂在欲。」

《中阿含經》中說:「見災患知足,節儉用財物。」

《佛說遺教經》云︰「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大寶積經》:「嗜欲饕餮,善能節儉。」

《佛所行讚經》中說:「資生具雖陋,知足故常安。不知足之人,雖得生天樂,以不知足故,苦火常燒心。」《般泥洹經》中說:「佛告諸華氏,智者居家,恭儉節用。」

《華嚴經疏》中說:「持財以儉,持眾以信,持安以不憍,持力以不奢。」

《禪林寶訓》中說:「節儉、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歷觀古人,鮮有不節儉、放下者。」

宋代的佛鑑慧勤禪師教導弟子說:「先師節儉,一缽囊鞋袋,百綴千補,猶不忍棄置。」

元代中峰明本禪師也告誡弟子:「惟以放下、節儉,克究初心。」

近代太虛大師,以「儉勤誠公」四字為雪竇寺寺訓,他說: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溈山大師警策文云:『少求儉用,免逼迫於心田;知足除貪,播馨香於異地』。」

印光大師一生惜福。他每食畢,都以舌舐碗,至極淨為止,再以開水注入碗中,滌蕩餘汁,然後嚥下。他見有人食後碗有剩飯粒者,必呵斥:「汝有多麼大的福氣,竟如此糟蹋!」

虛雲老和尚一年到頭只有兩套衣服:身上穿一套,擱板上放一套,衣服雖是補丁又補丁,但都乾淨整齊;除此之外也就只有一雙鞋、兩雙襪子,再無多餘的東西。

弘一法師一生以律束身,以戒守心,不收利養,不集蓄徒眾。他常年一雙破布鞋,一條舊毛巾,一領衲衣,補釘二百多處。學者馬一浮讚歎他:「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

弘一法師的弟子、莆田廣化寺中興長者圓拙長老,一生簡樸,踐行弘一法師倡導的「惜福、習勞、持戒、自尊」。我在福州法海寺初次見到他時,他穿著壞色粗衣,彎腰柱杖,只有一位弟子相隨,低調,樸質。

我在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學習時的恩師茗山長老,一生布衣粗食,一切供養收入,悉數用於建寺育人,賑災濟困。他為了興隆佛法,多方奔走,往往吃飯的時間過了就在外忍餓,衣服破爛了也無心再做,只顧天下肥,不顧自身瘦。

我的師公圓瑛大師,1930年5月進院擔任寧波天童寺住持時,曾當眾宣誓「十二不」,即:「不貪名、不圖利、不營私、不舞弊、不苟安、不放逸、不畏強、不欺弱、不居功、不卸責、不徇情、不背理。」在福建古田深山裏的圓瑛大師故居,極為簡樸,裏面陳列的大師生前所穿、補了又補的百衲衣,令人肅然起敬。近年來,我每年都要專程去古田參禮大師的故居,緬懷大師的豐功偉績,以大師「惜物惜福」的精神自勵。

節錄轉載自新浪佛學:
http://fo.sina.com.cn/intro/lecture/2022-06-28/doc-imizirav0968502.shtml

延伸閱讀:
持戒、修定、發慧,讓我們過綠色生活!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