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最近策劃出版「佛光山長老口述歷史」系列,今年8月正式發行《慈惠法師訪談錄:星光雲水—隨侍大師七十年》。此書由九十一歲高齡的慈惠法師口述、研究院副院長蔡孟樺記錄,呈現法師七十年來隨侍星雲大師弘法的珍貴歷程。
全書共計四十萬字、十個篇章、千餘張照片,述說慈惠法師一生的經歷,包括早期在雷音寺為星雲大師台語翻譯、前往日本留學、以及佛光山建寺與興學的規劃等。這些故事,不但體現佛門師徒的相互知心、彼此尊重,也見證了台灣佛教七十餘年的發展軌跡,以及台灣比丘尼對世界佛教的貢獻。
為佛教締造「八個第一」
慈惠法師(1934- )是佛光山開山寮特助。她擁有日本大谷大學文學碩士及日本國立京都大學研究員等學歷,歷任高雄壽山寺、普賢寺住持、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委員、東方佛教學院院長、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普門中學校長等。
星雲大師曾提及,慈惠法師為佛教締造的功德有「八個第一」:第一位具有國、台、日語能力,七十年不倦不厭,精進喜悅地擔任佛法翻譯的比丘尼;第一位投身社會教育工作,從幼稚園園長、佛光山普門中學校長,到多所社會大學的建校承辦人,是行政經驗最豐富最完整的比丘尼;第一位台灣留學海外、榮獲碩士學位的比丘尼;第一位從事僧伽教育工作,歷時最長久,創立海內外十六所佛教學院的比丘尼;第一位獲選世界性佛教組織重要職務的比丘尼;第一位行腳世界講經弘法的比丘尼;第一位佛光山都監院院長,領導數千大眾弘法修學的比丘尼,以及第一位得到台灣「和風獎」殊榮的比丘尼。
大師說,一生中要感謝的人大多,但協助他弘揚人間佛教、推展佛教事業的過程中,慈惠法師是所要感謝的主要一人。「如果沒有她任勞任怨,隨我四處遊化,在講說中翻譯了五十多年,我無法與大眾溝通交流;如果沒有她及慈莊、慈容、慈怡等為我的佛教教育理想做執行工作,我無法培育出一批批傑出優秀的僧伽人才;如果沒有慈惠協助文化事業,《普門》雜誌、《覺世句刊》、佛光藏經、佛書出版等佛教文化事業難有今日的蓬勃;如果沒有她幫忙接眾、納眾,佛光山僧團難有今日之龐大。」
以幕僚身分淡泊自處
星雲大師認為,若非慈惠法師,他就沒辦法在台灣弘法。「慈惠法師翻譯我的語言、意義,還有氣質、精神上的微妙,都能傳達與人分享。」此外,大師亦坦言多次從慈惠法師身上感受到許多新觀念、新見解,亦從法師數十年來不退的積極性格受益良多。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讚嘆道,慈惠法師是超越名利的長老,擔任開山寮特助時,每天一定準時到法堂跟大師請安,隨侍在側;除了和師父一起出現的場合,法師常以幕僚身分淡泊自處,行事低調。辦大學要和許多專業人士往來,慈惠法師始終以「禮敬諸佛」的觀念溝通協調,讓各方因緣前來的人了解人間佛教的理念,共同推動教育事業。
慈惠法師的堅持與付出,體現了人間佛教的深切信仰。法師在書中自序言:「希望大家也能夠透過這本書,去體會師父人間佛教的殊勝法益,然後像我一樣,生命能夠獲得一個自在安身之處。」
書籍詳情可瀏覽:
《慈惠法師訪談錄:星光雲水—隨侍大師七十年》
https://www.fgsbooks.com.tw/product/783
延伸閱讀:
【星雲大師圓寂一周年】「給人一句話、給人一點因緣」,是他畢生奉行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