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尼泊爾一群殘疾人士藉著學畫唐卡,重獲新生,將逆境化為增上緣。殘疾人士:這讓我從內心深處獲得力量⋯⋯

(圖:《加德滿都郵報》)
(圖:《加德滿都郵報》)

在尼泊爾,有一群殘疾人士藉著學習唐卡,重獲新生,做到「身殘心不殘」。

《加德滿都郵報》報道,學習唐卡七年的舒蕾絲塔(Sanu Shrestha)握著畫筆,全神貫注地勾勒菩薩像的線條。

「我發現繪製唐卡的過程非常自由和平靜,因為這需要我全神貫注。但我要注意不要太沉浸於工作中──我的脖子以下,有些部分已喪失感覺功能,所以我必須不時移動,以防肌肉流失。」舒蕾絲塔接受該報訪問時表示。

十四歲那年,舒蕾絲塔從樹上摔下來後,腰部以下癱瘓。她續說:「我在那年開始使用輪椅。那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我的人生已經結束⋯⋯當我來到BIA學習唐卡後,我漸漸接受了自己,以及輪椅上的生活。唐卡教導我,對自己的身體要有耐心。這讓我更為堅韌和獨立。」

另一位殘疾學生森雪麗(Senchury)則正在學習繪畫藥師佛像。她受訪時表示:「當我開始繪畫時,就有了生活和前進的勇氣。我還是初學者,對唐卡和藏傳佛教所知甚少,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對自己感覺好多了。我覺得我可以在這裏做些甚麼。」

這間藝術學校由「菩薩行」(Bodhisattva in Action Institute, 簡稱BIA)於2014年創立。BIA是尼泊爾的佛教組織,宗旨是「從一個人開始改變世界」,其慈善項目包括賑災、助貧困女性接受教育、助殘疾人士就業等。目前BIA已開辦了兩家唐卡畫院,共有三十二位殘疾學生。

佛教藝術「唐卡」是一種卷軸畫,大多繪製於布幔或紙上,也有的以金屬材質製作,色彩鮮艷且種類繁多。作畫人須嚴格遵守一定儀軌製畫,應謹依《造像度量經》和唐卡製畫的要求而製。繪製唐卡工序複雜,不能焦急匆忙,要全神貫注,逐次完成多個工序,包括製作底布、繪畫初稿、逐層著色、勾畫輪廓、畫出外框等。畫師大多要先學數年的素描圖,才開始繪製唐卡。

學校的唐卡導師、下半身癱瘓的夏爾巴(Ngawang Chhiri Sherpa)已教授唐卡七年。他向《加德滿都郵報》表示:「對我來說,畫唐卡是修行的過程。當我坐下來畫唐卡時,我極為專注,以至忘記了痛苦。學習唐卡也讓我從內心深處獲得力量。」

他又表示,BIA認為他的故事鼓舞人心,所以邀請他教授殘疾人士畫唐卡。「我欣然同意,因為畫唐卡有助我面對殘疾。我相信其他人也會有同樣的得益。」

報道指,學生在六年的居住期內,每年免費獲得培訓、住宿和食物等,以及6,000盧比(約港幣600元)的醫療保險,以及每月 4,000盧比(約港幣400元)的津貼。BIA 執行董事戈卡納(Gokarna Dhungana)表示,希望藉著開設唐卡班,讓殘疾人接受自己的身體,並做一些讓他們感到自豪的事。

延伸閱讀:
佛教藝術為何有療癒身心之效?它為我們,開發內在的覺性,提供一條自覺覺他的道路⋯⋯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