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印度總理將於衛塞節參訪佛教聖地──藍毘尼,並與尼泊爾總理一起為一座佛教中心鋪設基石⋯⋯

(圖:pennewsindia)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即將前往尼泊爾佛教聖地──藍毘尼。

5月16日是衛塞節(東南亞國家慶祝悉達多太子誕生、成道,以及紀念佛陀入滅的節日),莫迪會從佛陀入滅的地方──印度的拘尸那羅出發,前往藍毘尼,以象徵連接這兩個地方。

到達後,他將與尼泊爾總理德巴(Sher Bahadur Deuba)一起為一座佛教中心鋪設基石,寓意兩國合作傳播佛教。這是他自2019年5月連任以來,首次前往尼泊爾。

莫迪在2015年10月參訪拘尸那羅時曾說:「佛教與民主的融合,為我們提供道路,以建設和平、和諧與平等的亞洲。」

他解釋:「正道是建立在思想自由、行動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基礎之上的。這些民主的基礎,始於緣起法、接受多樣性和同體共生的理念。所以如果我們走上佛陀的正道,也自然會走上民主的道路。」

近年,總理莫迪計劃復興佛教研究。他2020年計劃設立圖書館,專門研究佛教文學和經典,並免費提供佛教文獻給僧人和學者使用。與此同時,印度自2016年起推動「佛教旅遊圈」,除了推出觀光列車,亦改善交通基建設施,方便信眾參訪佛教遺址。新建的國際機場於去年10月在拘尸那羅落成,今年3月底迎來第一批海外朝聖信眾。

各國佛教遺產   拉近信眾之間的聯繫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一份報告,雖然印度的佛教徒人口相對較少,但該國在佛教傳播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因為印度是佛陀證悟和說法的地方,世界各地不少信眾都希望前往朝聖,參觀佛陀行走過的地方,感受其殊勝和清淨氛圍。

報告分析,二戰後,佛教的傳播進入新階段。世界各地的佛教遺產,為各國的交流提供共同語言。在這樣的基礎下,各地的教界人士展開交流,形成國際佛教社區,彼此互相理解和支持。語言和地域所築起的圍牆和分歧,也隨之而瓦解。各地亦定期舉行國際佛教會議,進一步拉近全球信眾之間的聯繫。

莫迪希望在參訪尼泊爾、斯里蘭卡、中國等國家時,宣揚有關佛教交流、保護文化遺產的信息,促進國際佛教交流。

 

延伸閱讀:
印度新建「拘尸那羅國際機場」迎來第一批海外朝聖信眾。為何巡禮聖地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發起人──安貝卡博士131周年冥壽

印度中世紀法難倖存的部分佛教文獻,將獲翻譯、出版。政府:預計需五年完成⋯⋯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