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陀涅槃數百年後,印度人開鑿了這個石窟。它被視為印度佛教遺產的見證,保存壁畫面積達3,400平方米⋯⋯

佛陀涅槃數百年後,印度人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奥蘭加巴德城(Aurangabad)以北106公里處,開鑿了「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它為何被視為佛教藝術的寶庫?

印度佛教遺產的見證

1,800多年前,古人如何建造此地?這個石窟最初為修行而設,是從頂端一條狹窄的隧道,一路往下、往外開鑿的。一邊有雕刻家刻鑿細緻的石柱與佛像,一邊有工人繼續挖鑿洞窟,整個過程,需要極為精密又費心力的計劃與配合。

(圖:unesco.org)

阿旃陀石窟現有洞窟二十九個,前後開發達千年之久。始於公元前二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在四至五世紀興盛一時;七世紀以後,佛教在印度逐漸衰微,造像活動亦隨之消失。

石窟曾被遺忘長達千年,直至1819年被英國殖民者無意間發現,阿旃陀藝術才得以「重返人間」,引起大眾關注,而石窟亦於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圖:網上圖片)

石窟的重要性在於展示了印度當代社會的藝術、建築、繪畫、宗教等。在建築形式上,它主要分為居住用的毗訶羅窟(vihara)及禮拜用的支提窟(caitya),以前者的比重較大。一號石窟裏的釋迦牟尼雕像,正面看佛陀在沉思,左面觀則面帶微笑,後面看為莊重凝視,由此可見雕刻者的匠心獨運。

僧房窟有逾二十個,大部分都設有許多裝飾,中廳頂部和外廊外側壁佈滿壁畫,正門裏外和迴廊列柱面都刻有浮雕。

壁畫的內容,包括佛陀生平事跡,本生故事,佛經故事等。除此之外,亦描繪了大量現實生活場景,讓後世了解古印度的本土文化。

(圖:網上圖片)

雕像勻整地羅列於石柱、飛檐、壁龕各處,部分雕像的體積比真人高大,展現了當時高超的藝術水準,因此被視為佛教鼎盛時期的石窟建築代表。

阿旃陀石窟獲保存的壁畫面積達3,400平方米,被視為印度古代繪畫的寶庫。

延伸閱讀:
最早期的佛教藝術:從無佛像時代的佛塔和象徵表達形式體會時人對佛陀的懷念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