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為佛教研究帶來新的洞見⋯⋯

(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8月12日至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十四位佛教學者,共同探討「佛教解經學」和人間佛教教義的相關研究成果,帶來新的洞見。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李四龍教授在開幕致辭中,呼籲學者深入研讀佛典,把握佛教的核心智慧,使之回應時代需求,為當前世界問題提供解決之道。他強調「佛教解經學」的重要性:「解經學不僅可以豐富隋唐佛教的研究,更能通過詮釋學等方法,進一步拓展解經學的理論基礎。」

解經學顧名思義,是一門解釋佛陀的教導之原則或方法的學問。談及解經學時,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強調「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的解經原則,並指出佛教要能切近民眾,解決時代難題,才能與現代文明展開良性對話。

佛教解經學的探討

第一場研討會,由李四龍教授發表〈湛然解經與唐代天台宗立義方式〉,探討湛然禪師(唐代天台宗著名學者)在解釋智顗大師著作時,以「判教」為解經方法。他結合問答辯破、專題論義和章句訓詁三種方法,促使祖師的著述成為天台宗的根本典籍。

浙江工業大學鄭興中教授則在〈《大乘義章》與解經學:基於教理解釋的視角〉,探討《大乘義章》是如何組織教理,教理解釋的重點是甚麼,並分析它與印度毗曇學的差異。

第二場研討會,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楊維中教授發表〈吉藏對《勝鬘經》對於如來藏思想的創造性詮釋〉。楊教授一方面探討吉藏(佛教三論宗的祖師)在詮釋如來藏觀點方面的獨特貢獻,另一方面檢視學界對如來藏的相關看法,指出古代大德的思想是互相融通的。

接著,中國計量大學稂荻博士在〈華嚴宗經論的漢譯佛典引證〉中,以法藏《妄盡還源觀》為核心,分析此著作中援引其他經典的相關問題。

高雄大學蕭愛蓉博士則發表〈從唐君毅對「因門六義」之詮解論心靈九境論的因果義〉,探討當代新儒家學者唐君毅先生在解釋和運用法藏的「因門六義」時的哲學思路,揭示唐君毅先生與牟宗三先生在詮解華嚴教說方面的差異。

(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下午第三場研討會,由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主任傅新毅教授發表〈理、行二佛性的不同定位及其詮釋學意義〉。傅教授從地論師對「理佛性」與「行佛性」的劃分入手,探討唐代窺基,慧沼等唯識學者與近代呂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見解。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姚治華教授發表題為〈陳那〈取因假設論〉的翻譯與研究〉,就陳那著作的英譯版,探討經典詮釋的議題。

第四場發表,由中山大學龔雋教授講述〈《楞嚴經》與唐宋禪門中的頓與漸〉,有別於前人多從《金剛經》等般若經典探討禪宗看待經典的態度,龔教授則從《楞嚴經》解讀北宗與荷澤神會的頓漸觀,以及唐末到宋代禪宗思想中的楞嚴學的吸收。

之後是南開大學哲學院趙文教授發表〈《大智度論》解經之中的「法性生身」〉,就「法性生身」的概念,談論早期二身論與後來三身、四身論之間的過渡,並分析其可能受到《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影響。

最後,福建大學楊祖榮教授以敦煌文獻為論域,在〈敦煌佚名《維摩經義記》文獻學研究〉中,分析學界對《維摩詰經》注疏文獻的整理與觀點。

從以上學者的研究可見,佛教教義也牽涉敦煌學、當代新儒家等相關學術領域,說明佛教解經學能與多學科交融互鑑。

(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人間佛教在現代社會的適應性

第二天的研討會,主要與人間佛教教義相關。陳劍鍠教授發表〈人天乘與菩薩乘的修學問題——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的觀點〉,探討太虛大師和星雲大師對於在「五乘共法」中,以「人道」修持「菩薩道」的觀點。

屏東大學黃惠菁教授則以〈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當代問題的省思——以「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為觀察核心〉為題,談論星雲大師如何通過建立「問題框架」和「重組框架」,本於佛陀本懷,提出符合現代、文明、進步和實用原則的人間佛教理念。

最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談論〈圓融——星雲大師經典詮釋的時代特色〉,指出大師說法具有「圓融」的特點,既秉持了中國佛教在唐代以後發展的圓融特質,同時發展佛教在現代社會的適應性與現代性。

(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是次研討會展現了佛教解經學的理論內涵和歷史經驗,也深化人間佛教的理論研究,為佛典的詮釋帶來新的視角和洞見;同時也讓佛學和其他學科之間,搭起連結的橋樑,推動佛教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活化和發展。

延伸閱讀:
太虛大師圓寂紀念日:在他捨報後近100年的今日,他的「人生佛教」願景被發揚光大⋯⋯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