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以機械人弘法,能否吸引更多信眾?這是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結果⋯⋯

為吸引更多人學佛,日本有佛寺改變傳統,請來機械人弘法──京都市的高台寺與大阪大學合作,以約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幣)研發及製作弘法機械人Mindar。

以機械人弘法,能否接引更多信眾?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發表的研究表明,隨著科技發展,「機器人」成為了傳播宗教的新方式,但這種方法,有可能會減少信眾的信任程度。

芝加哥大學助理教授傑克遜(Joshua Conrad Jackson)和研究團隊前往高台寺展開研究。機械人Mindar能夠識別人臉和動作,依據人的行動而反應,例如轉動眼珠、合掌和以日文講《心經》。只要觸碰螢幕,也可以用中文和英文向外國人說話。

傑克遜研究了398位曾經聽過Mindar講經的群眾,發現他們布施給寺方的金額減少。原因是他們普遍認為Mindar的可信度(相對於僧人說法)較低。

團隊又到新加坡一座廟宇,觀察239位信眾的反應。239人當中,有一半只聆聽人類傳教士的演講,而另一半人只聆聽一位名為「Pepper」的機械人傳教。實驗也有類似的結果──民眾普遍認為機械人不可信,因此減少捐款。也有信眾表示,不會向其他人推介這座廟宇。

團隊繼續做了第三個實驗,邀請274位美國人參與。他們在網上閱讀有關基督教的文章,當中有一半參加者被告知,文章是由人類傳教士撰寫的;另一半參加者則被告知,文章是由人工智能程序生成的。結果,後者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程序的思考或感覺能力較差,因此文章的可信度較低。

根據傑克遜團隊的研究結果,按照從1到5的評分標準(其中5為最可信),機械人傳教士的平均可信度為3.12,而人類傳教士的平均可信度為3.51。

傑克遜教授說:「我不太確定傳教人士是否可以由機械人擔任。因為傳教人士需要公信力(credibility),但機械人並不可信。」他認為,機械人「無法真正持有任何宗教信仰」,因此,如果宗教組織依賴人工智能,可能會流失信眾的支持。

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延伸閱讀:
AI人工智慧給學佛人的啟示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