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系列講座:洞鈜法師談「慈悲與領導」。慈悲可以完善管理學,乃至於在企業管理中落實「心靈領導」⋯⋯

洞鈜法師(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洞鈜法師(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香港大嶼山第一古剎鹿湖精舍修葺工程項目負責人洞鈜法師,應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邀請,於2021年12月3日晚在香港中文大學何添樓及網絡雲端講授「慈悲與領導」,這是2021年度「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主持,在YouTube及ZOOM網絡平台,向全球直播洞鈜法師的精彩演講。

是次講座以「慈悲」為題,探討將「慈悲」作為心靈資本 (Spiritual Capital),注入企業組織,塑造以「心靈領導」為核心的企業管理模式,通過「心靈領導」增進組織個體的心靈成長,從而提升組織的和諧,加强組織績效,達成企業永續經營的成功。講座吸引兩百多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世界各地的教授、法師、碩、博士生及公衆人士參與,洞鈜法師精闢地講解如何將「慈悲」運用在企業管理和生活中,令與會者獲益良多。

陳劍鍠教授於開場時致歡迎辭,感謝洞鈜法師蒞臨中大演講,並歡迎現場和網絡的嘉賓觀衆,共襄盛舉。陳教授表示:「洞鈜法師擁有香港大學佛學博士學位,也擁有馬來亞理科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並連續擔任寺院住持管理工作,對於『佛教管理』頗有一番心得體會。今天主題談及心靈資本 (Spiritual Capital),佛教的『慈悲』可以補充和完善管理學,乃至於在企業管理中落實『心靈領導』。」

洞鈜法師首先闡述心靈領導的興起、意涵與特質,指出心靈領導在個人與自我之中强調超越、自省及生命意義的探索,在自我與他人之中則强調利他、助人、慈悲、關懷、貢獻與愛。

洞鈜法師認爲心靈領導在組織管理是最新的趨勢,著重面向成員,目的是尋求工作的意義和目的以及思索自己在工作中的貢獻,因此成員的心靈培育(nourishment)必須深植在一個具有靈性的組織中。

洞鈜法師强調世間的一切是相互關係和影響,社會乃因善意與附著才能得以存續。若想以慈悲心對待他人,你必須先學會對自己慈悲。洞鈜法師教導大家如何在行住坐臥之間練習「慈心觀」,通過每天「對自己慈悲」的練習來讓自己身心柔軟,克服内心恐懼與害怕。法師强調通過每日靜坐來淨化自我,為自己的人生按下暫停鍵,向内獲取心的能量。

(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洞鈜法師與陳劍鍠教授 (圖: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同時,法師强調每個人要成爲自己生命系統的園丁。激發人性中最大善良,賦予權力與責任,對結果負責,讓團隊夥伴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實現與成就自我,找到生命的意義。

最後,洞鈜法師於問答環節中一一回答問題,表述自己的觀點以供與會人士參考,內容精彩無比。陳教授最後作出總結,指出企業成功的標準不在於財富的多少,而在於能否源遠流長地永續經營。企業一旦把「慈悲」建構成爲企業文化,企業必將永續經營,成爲百年或是千年老店。是次講座圓滿結束,令出席觀眾深受啟發,完場時深覺意猶未盡。

(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新聞稿)

延伸閱讀:

扣緊當代人心思潮,帶領大眾深入佛法堂奧──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推出「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