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馬來西亞兩位僧人行腳托缽300公里,傳遞2,500年前的佛教傳統精神⋯⋯

(圖:The Star Malaysia)

為了紀念2,500年前行遍印度傳法的佛陀,馬來西亞兩位僧人在衛塞節(5月16日)完成了長達300公里的漫長行腳之旅,讓古老的佛教傳統在現代社會延續。

3月24日,克馬卡羅法師(Bhante Khemmacaro)和桑加托法師(Phra Cheng Sanjato)在五位居士的陪伴下,開展行腳之旅「為和平與和敬而行」(Walk for Peace and Harmony)。兩位僧人其後穿越了沙巴洲(Sabah)多個崎嶇多山的地方,並在昆達山(Kundasang)圓滿了悠長的旅程。

馬來西亞《星報》報道,克馬卡羅法師已學佛十五年,而桑加托法師則出家四年。「我們的目標是在美麗的沙巴土地上散播和平。希望未來有更多僧人加入行列。」

克馬卡羅法師時常在緬甸、泰國等地行腳,有時路程長達1,000公里。他接受該報訪問時說,這是修習正念和行禪的機會。「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並根據佛陀的教義,在所到之處傳播和平的信息。」

兩位僧人通常從凌晨4點開始步行,直到下午才休息,太陽下山後便靜坐和念經。「我們的食物來自民眾的供養⋯⋯我們住在任何可供居住的地方,或者露營。行裝只有僧服和一些旅行裝備。」

克馬卡羅法師笑著說,路上不時會有善心司機停下來,問他們要不要搭順風車。「我們被沙巴的美麗和民眾的善良所感動。」

兩位僧人將會研究前往馬來西亞其他地區,包括拿篤(Lahad Datu)、山打根(Sandakan)和斗湖(Tawau) 的路線,以備明年的行腳之旅。

托鉢行腳:練心修行的一種方法

托鉢行腳歷史悠久,是佛陀住世時傳播佛法和練心修行的一種方法,也給予有緣人士供養植福的機會。《金剛經》的開首記錄了佛陀的日常生活:「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由此可見,僧團生活以托缽為始。

那時候,佛陀藉由托鉢與行腳教導弟子折服我慢、鍛煉身心及培養慈悲心。《增一阿含經》提到,托鉢有助弟子學習不執著:「得亦不喜,不得亦不憂;設得食時,思惟而食,無有貪著之心。⋯⋯」

當年佛陀與弟子的行腳足跡遍及全印度。後世僧人也效法佛陀的精神,行腳四方,使佛法種子遍佈人間。

延伸閱讀:
日本僧人分享「步行禪」日常修習法。他曾完成「千日回峰行」挑戰,九年來每天走遍大峰山嶽。走路改變了他的一生⋯⋯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