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鍠教授介紹佛教的「臨終關懷」:不是消極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

(圖:鳳凰網佛教)

由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的「靈巖寺歷史文化論壇」,5月25至26日在山東濟南舉行。香港「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出席論壇,並發表題為《中國佛教文化視域下的「臨終關懷」》的演講,介紹佛教中臨終關懷的思想。

古代中國社會的臨終關懷概念

《鳳凰網佛教》報道,陳教授先從古代中國的臨終關懷概念說起──商周時期,紂王的叔父箕子曾提出九大面向的治國強民之道,包括五行、五事、八政、五紀、皇極、三德、五福六極等,後世稱為「九疇」。當中「五福」是指: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也就是說,箕子認為圓滿的人生包括長壽、生活豐足、安寧、修養美好的德行,以及善終。一個人若長壽且富貴,但不得善終,這樣的人生就不夠圓滿。此外,所以在理想的善終之前,還需要有「康、寧」與「攸好德」作為前提,才能圓滿人生。

佛陀時代的臨終關懷:積極的拔濟饒益

陳教授說,佛教早有臨終關懷的傳統,例如《雜阿含經》記載,120歲的那拘羅長者因為年紀甚長加上患病,便懇請佛陀為他說法,讓他長夜安樂。

世尊便告訴他:「長者當知,於苦患身,常當修學不苦患身。」(身體會患病苦;我們當修學身體受病苦時,心能夠不痛苦。)

舍利弗尊者則向長者解釋,一般凡夫對於五蘊的集、滅、味、患、離都不能如實覺知,所以愛樂於五蘊,認為這是我所擁有的而去執取;一旦它變壞了、變化了、離異了,心識就隨著轉而生起苦惱,苦惱既生,恐懼、顧念、障礙、憂慮、結戀、痛苦跟隨而來,這就是心隨身苦,身苦心也苦。

那拘羅長者聽後,心情開朗許多,諸根和悅,容貌氣色都變好,更證得法眼淨,「於正法中,心得無畏」。

由此可見佛教中「臨終關懷」的教導,是為了讓即將命終的人得到心安,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坦然地面對死亡。因此,臨終關懷並不是消極的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

澄觀大師(738-839)在《大方廣佛嚴經演義鈔》中,強調想要往生的人須面向西方,並在面前安置阿彌陀佛的立像,稱念佛名,發願往生。此時旁人要協助燒香、鳴磬,為臨終者助念。他認為照著這個方法念佛,臨終者必定會得住生。

窺基大師(632-682)在《阿彌陀經通贊疏》也提及,親友及善知識在病人旁邊助念阿彌陀佛名號,可讓臨終者提起正念,以恭敬心瞻望尊像,一意求往生到極樂世界。

陳劍鍠教授說:「佛教的『臨終助念』,對於臨命終者的靈性幫助、心安身隆的慰藉,具有很大的成效。」

現代的醫療體系

陳劍鍠教授表示,在現今社會,對於死亡善終這件事而言,家人所關注的重點跟病人(即將往生者)不同──家人較強調生活質素及尊嚴,而病者一般較家人更注重宗教靈性上的需求;至於醫護人員,則相對重視醫治成效,而較少注重善終的圓滿人生、醫病關係等。

「在當今極速高齡化的社會,現代的醫療體系,可真的為普羅大眾做到『老有所終』嗎?」陳教授認為,長期以來,醫學的理念主要是治癒病人,讓其恢復健康,並沒有為「善終的圓滿人生」而做出必要的安排。

他認為,佛教的臨終關懷,有助紓解精神的心理煩悶,及肉體的生理疼痛,使得無助、疲憊、憔悴、不安、焦慮及恐懼等得以化解。因此,在現代醫學技術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宗教的生死智慧,能夠為臨終病患提供心理輔導、精神治療,讓他們得到充足的「靈性照顧」。

最後陳教授提出,臨終關懷(安寧療護)中佛法的靈性照顧概念與架構,是值得發展的學科,可以將佛教的生死智慧,轉換成為一套適用於臨床的臨終關懷照顧方法。

延伸閱讀:

美國醫院、療養院增僱「佛教宗教師」。疫情下,他們為病人分享正念修習和誦經,成為不少人的精神支柱⋯⋯

讓亡者善終,生者善別--大覺福行中心住持傳燈法師談疫情期間佛教院侍服務的所見所思

「我的心願,就是香港每間公立醫院都有佛教院侍進駐。」佛教院侍定培法師談利生之願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