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選擇「朝聖」的人生觀──常濟法師談全球困境的轉機

(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面對極端氣候、天災、國際衝突等世界環境變遷的多重危機,如何掌握關鍵、尋求解方?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舉辦的「心藍海策略」講座,於10月23日晚間7點,邀請美國法鼓山佛教協會聯合國首席代表常濟法師,蒞臨德貴學苑主講,以「全球困境迎來轉機」為題,為大眾剖析環境議題,現場約有近70位民眾與各界菁英參與,活動並進行踴躍的Q&A互動問答。

(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你的人生是觀光或是朝聖?」一句提問,喚醒大家省思。常濟法師從「心靈環保」的觀念與實踐談起,嘗試自每個人的內心出發,從根本解決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觀光」的過程,是重視完美的體驗與舒適的感受,對環境任意索取;然而生而為人,追求的並非完美的伴手禮或拍照打卡,而是從心實現自我的「朝聖」,追求更高品質的提昇。要當生命裏的觀眾,還是努力活出豐富的人生,全憑每個人一念之間。

「無論你在哪裏,不論你是否受益;讓你所在之處,因你的存在而受益。」常濟法師以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的期許,與大眾互勉。法師在講座中進一步指出,每個問題都是轉變的契機,在現今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人們更應共同守護地球的未來,首要必須從心靈、禮儀、生活、自然等四方面,來提升意識、改變行為,包括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珍惜地球資源,重塑價值觀、生活方式及經濟體系,才能共同建立永續的未來。

(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朝聖者」,聽眾盧世珍表示,常濟法師於講座中點出許多環境議題,與大眾共同討論與思考,也讓她反思己身的作為,並贊同「心靈環保」正是全球困境的解方。駱清富則分享,人們必須正視環境變遷與人類造成污染的問題,從自身小小的改變做起,逐步去影響家庭乃至社會,啟動善的循環,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留給後代子孫健康的生活環境。

「環保並不需要造成相互對立。」法鼓文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梅瑤芳在聽講後分享,正如常濟法師所說,學習用寬容、同理、悲憫的心,開創另一個能夠共存共榮的方式,讓我們社會與環境更好、更良善,若我們能從源頭開始實踐「心靈環保」,社會、族群與環境就不會選擇對立。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邀請大眾,以實際行動共同落實「心靈環保」,用朝聖的人生觀,奉獻我們自己,解救全球困境。更多相關講座或討論議題,請關注該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dhsif?locale=zh_TW )。

轉載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90574448

延伸閱讀:
世界佛教論壇︱佛教如何應對全球挑戰,引領社會走向「和合共生」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