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台灣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圓寂十七週年。為了追憶其行誼,華梵大學在今日舉辦「創辦人法語書法比賽」。參加者以法師的法語為書寫的內容。
此外,大學董事長悟觀法師也將自己的攝影作品結合與李蕭錕教授(美術系創系主任)的書法題字,設計「2022無盡藏攝影月曆」,與大眾結緣。
曉雲法師生於佛教家庭,她在年近半百時,放棄教師工作,依止天台宗第四十四代祖師倓虛老法師出家。她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曾經為了學習和朝聖,以三十二個月的時間,環宇周遊三十二國。
法師曾發願終身不任住持,為高等教育奉獻心力。她曾創辦香港雲門學園,任教於寶覺女子中學、寶覺佛學社,並在1990年以八十歲之齡創立華梵大學,是為中國佛教史上首間由佛教界創辦的大學。
曉雲法師學問廣博,對詩文、文學和藝術均有研究。他曾出版《禪畫禪畫》、畫冊《曉雲法師詠梅集》等,並為佛曲填詞。示寂後,其弟子仍繼續舉辦藝術展,以紀念其道風。
法師一生筆耕不輟,曾說佛教六度中之「精進」,是「永無休止的向前追尋進度的自新」,也是人生自我教育的核心。
自從佛教傳入漢地,有不少大德都以書法為媒介,接引大眾接觸佛法,例如雲棲祩宏懷素禪師、印光大師、弘一大師、太虛大師,仍至近代的惟覺老和尚和星雲大師等。古代亦有不少文人以書法抄經,傳播佛法種子,例如王安石的《楞嚴經旨要卷》,蘇軾的《心經》、《華嚴經》等,而佛法對他們的人生態度也有不少啟發。
從磨墨乃至下筆,寫書法的每一步都需要長期的專注。功力越深,就越不受外境的影響。寫書法可以收攝心神,培養專注力,令心靈達到寧靜的境界。因此,書法也是修行方法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