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義淨大師譯經團隊:陣容鼎盛,引領當時的佛教走向

義淨法師(635-735)被譽為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也是中國首位從海上赴印度求法的僧人。

當年他在海外求法二十五年後,從印度返回洛陽,帶回 「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合五十萬頌,金剛座真容一鋪,舍利三百粒」。其時,武則天親迎於上東門外,敕令於佛授記寺安置及翻譯聖典。

義淨法師參加的譯場至少有四個,皆規模宏大。所有譯場都得到當時朝廷的大力支持,如洛陽的大福先寺、長安的西明寺、大薦福寺等,都是主要的譯經場所。場內有許多異國高僧、域內大德,還有當時的高官顯宦。

在譯場中,協助他一起譯經的人有哪些呢?

《大唐三藏義淨集要》介紹,當時不少高官顯仕都親自支持他譯經,而武則天、唐中宗等更親到譯場,讚譽義淨大師之譯經工作。

親到譯場的官員,包括時任宰相李嶠、兵部尚書韋嗣立、禮部侍郎盧藏用、兵部侍郎崔湜、吏部侍郎趙彥昭、弘文館學士張說、太平公主長子薛崇胤等。

異國的高僧大德,有東印度首領伊舍羅、迦濕彌羅國舉王子阿順、北印度沙門阿爾真那、中印度居士度頗多等,以及印度各地的沙門。

至於中土的高僧大德,則有玄奘大師的弟子法寶法師、曾給武則天講解《華嚴經》的法藏法師、法相宗二祖慧詔法師、唐大薦福寺的律師思恆律師等。

他們都是當時雲集一時的高官顯貴、文人學士、祖師大德,乃至異域沙門等,匯聚一堂,參與完成巨大的譯經工程。可以說,參譯團隊陣容十分龐大。

有了他們的護持,義淨法師才能譯出經書107部、428卷。如今所傳的《有部毗奈耶》諸律,大多出自其手。

義淨法師所譯的經典,為中國佛教樹立新範,學僧傳習,於洛陽盛行於一時,也為後世留下珍貴的佛教史料。


延伸閱讀:
山東四禪寺:義淨法師出家地,至今仍留存供奉其舍利塔⋯⋯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