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大潮研究院(Springtide Research Institute)收集了超過10,000份數據,調查十三至二十五歲年輕人的宗教信仰,並發表研究報告《2020年宗教狀況與年輕人》(The State of Religion and Young People 2020)。
美國的年輕佛教徒怎麼說?
根據該調查的結果,在所有主要宗教群體中(包括天主教徒、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等),年輕的佛教徒最有可能:
說他們「從不」或「很少」考慮自己生活的意義和目的(30%)
說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從不」或「很少」有意義和目的(32%)
說自己「有一點虔誠」(47%)
說自己是無神論者(39%)
說自己每年參加不多於一次的宗教聚會(60%)
說他們在過去五年中變得不那麼虔誠了 (28%)
此外,年輕的佛教徒最不可能:
說他們是宗教人士(31%)
同意宗教塑造了自己的日常生活(55%)
說如果有需要,會向宗教領袖求助(2%)
研究所執行董事帕卡德(Josh Packard)說:「Z世代的內心世界和生活非常複雜,他們所處的世界很複雜⋯⋯年輕人創造意義、踐行價值觀的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毫無疑問,這是有史以來最多樣化的一代。」
耶魯大學的導師舒米(Sumi Kim)表示,在她擔任導師的多年經驗中,她發現有許多年輕人雖然學佛,甚至每周聚集在一起靜坐和修學佛法,但他們不會認定自己是佛教徒。
美國麻省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宗教團體「宗教與靈性生活」(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fe)主任哈里森(Harrison Blum)則表示,佛教往往會吸引那些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宗教信仰的年輕人。「與前幾代人相比,Z世代更普遍的是在甚麼(信仰)都沒有的情況下長大的⋯⋯他們認為佛教哲學和禪修提供了一種靈性修行的方式,而不是信仰。」
至於香港,演慈法師曾於《佛教如何與青年同行》一文中指,近年來,香港有不少年輕人,「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研習佛法、深入經藏:「其中不少已皈依三寶,成為正式的佛弟子;還有一些具足宿德因緣和正信的青年,選擇剃度出家,示現僧寶之相。一些佛教青年已經獲得學士、碩士乃至博士學位。 」
太虛大師當年曾在《現代青年與佛教關係》中為佛教青年提供了一些建議。他鼓勵他們要「加入群眾社會活動,加入人類實際生活」,積極參與現實社會之文化、教育、政治等事務,「使世間中皆充滿了佛之慈悲、智慧」。大師又希望,佛教青年不要只為己,或為宗、為族,而要「觀全世界人如一,使全人類皆得安樂」而奮勇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