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慈悲是甚麼?慈悲不等於軟弱⋯⋯

(圖:Pixabay)

當我們想到佛菩薩時,腦海中首先閃現的,大概是「大慈大悲」四個字。

無論禮拜哪一尊佛菩薩,都是我們因為相信他們的無盡大悲,聽見眾生的祈求和呼喚,而生起虔誠皈依之心。

可見,佛菩薩的悲、智兩種珍貴品質中,慈悲更容易引起眾生的共鳴。本文中,我們一起了解修習慈悲的話題。

許多人對慈悲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心地純良、溫暖友善、樂於助人等方面,而不清楚慈悲的完整內涵和意義。

慈悲究竟是一種甚麼樣的心理,有甚麼樣的特質?

從廣義來說,佛教裏的慈悲包括慈、悲、喜、捨四種:

慈心-願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悲心-願眾生永離痛苦,及痛苦因;

喜心-為眾生的收穫和成功而感到喜悅;

捨心-怨親平等,知道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業力和因果。

因此,真正慈悲的人不僅善良、無私,還有真誠、智慧、喜悅、尊重、公允、開放等特徵,呈現出充滿力量的生命狀態。

慈悲之人所在之處,周圍的人和環境都會變得光明和溫暖。如果你身邊有一位具備以上特質的親友、同事,想必你也會非常願意親近他,獲得安定的力量,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和心態。

慈悲究竟值不值得修?

雖然大多數人都喜歡跟慈悲的人相處,但若被問到自己想不想修慈悲、成為慈悲的人,內心可能還會存有顧慮。

(圖:上海玉佛禪寺)

例如,民間就有「慈悲多禍害」「人善被人欺」等說法,也有人會舉農夫與蛇的寓言作為反駁,而日常生活中那些將「吃虧是福」掛在嘴邊的老好人,更是讓人難以跟隨。

這些誤解,可能源自於對慈悲的誤解:

一、慈悲就是軟弱和忍讓?有些人認為,慈悲意味著無原則的遷就或忽視自己的需求。其實,慈悲並不意味著無條件地滿足他人的所有要求,而是需要智慧地判斷如何幫助他人,並且從學會關懷自己、慈悲自己開始。

二、慈悲只是簡單的憐憫心?有些人將慈悲等同於單純的憐憫、惻隱之心。但真正的慈悲不只要有愛心,也要有智慧的行動,幫助他人同時不傷害自己。

三、慈悲是犧牲自己取悅他人?真正的慈悲不僅有益於他人,而自己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培養善心、開啟智慧、增長福氣。因此,更多的是收穫,而非損失。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說明問題,不妨看看凡夫和佛菩薩的對比:凡夫只為自己策劃、計算,但至今依然活在煩惱痛苦之中;佛菩薩為眾生著想、奔忙,卻圓滿了悲智雙運的佛果,活在無盡的喜悅和自在中。

《華嚴經》中更說明了大悲心與無上菩提之間的緊密關係:「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把握這些要點,你也可以

那麼,除了每日誦經、念佛、禪修,將功德迴向給眾生外,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實踐慈悲的修習呢?

首先,學習隨時隨地真誠祝福。每天對自己,對身邊的親友、同事、陌生人,乃至天空飛翔的鳥兒,路上遇到的小貓、小狗,都可以發自內心地祝福他們健康、安樂。

第二,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增長智慧。慈悲需要與智慧結合,否則會變成沒有原則的「濫好人」,不僅傷害自己,也無益於他人。

第三,辨別出行為中與慈悲相悖的不善法。修行無非是善用其心,如果心用對了,即使當下因緣不具足,外在結果不盡如人意,依然是圓滿的;相反,如果心用錯了,即使結果看上去達成了,對生命來說依然是在造不善業。

第四,避免期待回報。在實踐慈悲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被自我感覺所欺騙,進入兩種誤解:

一種是雖然付出,但心底卻期待著回報。這種回報不一定是金錢、財物上的,更有可能是對方的認同、肯定、感謝、接納。一旦得不到,便「因愛生恨」。

另一種則是一廂情願的付出,不考慮別人的實際狀況、需求、意願,而令對方倍感愧疚、壓力和負擔。

如果能把握以上要點,在生活中不斷實踐、反省、提升,一定能不斷向佛菩薩那樣的慈悲品質靠近。

慈悲的修行,遠比許多人所想像的要更細微、深刻、更有智慧。讓我們在理解、關懷他人的同時,也懂得圓融善巧地處理自己的心念、情緒和行為。這對每個生命,乃至世界的光明與美好,都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

如果有人不願意修慈悲,理由大概只有一個,那就是「誤解」。願大家都能正確理解、實踐慈悲,為自身、為更多人帶去最真誠、吉祥的祝福。


轉載自上海玉佛禪寺:
https://mp.weixin.qq.c…N5pf9hQaA

延伸閱讀:
一行禪師日常禪:慈悲聆聽的力量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