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禪宗六祖惠能圓寂紀念日:因《金剛經》而開悟,弘化頓教法門,影響極為深遠

農曆八月初三(今年合陽曆9月19日)是禪宗六祖惠能的圓寂紀念日,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以示紀念。

惠能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三歲時父親去世,家境因而日漸窘迫。年歲漸長後,目不識丁的惠能以砍柴賣柴維生。有一天,他在街上聽聞有人誦念《金剛經》,頓有所悟,生起了向佛之心,但怕母親沒有人奉養,躊躇不定。有人知道他的困境,資助銀兩,讓惠能可以安心前往黃梅拜謁禪宗五祖弘忍大師。

五祖知道惠能根性利,怕他遭人嫉妒,派他在廚房做事。惠能明白師父用意,只在後院劈柴舂米,不曾聽過一次法會。

有一天,弘忍大師讓弟子作偈語,以檢驗他們的修為。神秀上座呈上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看後,認為雖未見性,但依此誦念受持,也可避免墮入三惡道,於是囑弟子依此修行。惠能聽後亦呈上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知道這首偈語已見性,逐為惠能授予《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惠能大徹大悟,後獲五祖傳授衣缽。

惠能大師在廣州法性寺、曹溪寶林寺等地弘法逾四十年,弘揚禪法,主張頓教法門。弟子法海將他的教說編成《六祖法寶壇經》。嗣法弟子四十三人得法之後,都各成一家。禪宗開枝散葉,應驗了初祖達磨大師所說:「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大師於新州國恩寺圓寂,世壽七十六,後獲追諡為「大鑒禪師」和「真宗禪師」。他圓寂後真身不壞,弟子於其上塗漆,肉身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於六祖殿中。

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處得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門,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對中國佛教和禪宗的弘化,影響極為深遠。史學家陳寅恪認為,大師「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延伸閱讀:
依《六祖壇經》〈般若品〉談「明心見性」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