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研究:禪修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促進健康?

(圖:哈芬登郵報)

一項研究發現,藏傳佛教僧人腸道的微生物組成,與一般人並不一樣,且與較低的焦慮、憂鬱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對來自西藏瓊柯寺、嘉曲寺和額知寺三十七位僧人的健康狀況展開研究,結果發表於《General Psychiatry》期刊。

僧眾有豐富的禪修經驗(有的多達三十年),每天至少修行兩個小時。參與研究前的三個月內,他們都沒有食用任何影響腸道微生物數量或種類的物質,如抗生素、益生菌等。

結果發現,他們體內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和普雷沃氏菌(Prevotolla)的數量是一般人的七倍,同時還有大量的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是一種益菌,能促進有益化合物的產生)。

在他們的血液內,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和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的數量亦少於一般人。這代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

據悉,腸道微生物群可以通過「腸腦軸」影響情緒和行為,包括身體的免疫反應、荷爾蒙、壓力反應和迷走神經。這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負責監督一系列關鍵的身體功能。

研究人員表示,僧人腸道中富含的幾種細菌,與緩解情緒病有關;這代表禪修可以影響某些在心理健康中發揮作用的細菌,包括普雷沃氏菌、擬桿菌等。

他們認為,禪修在預防身心疾病方面的作用,絕對值得進一步研究:「這些結果表明,長期的禪修可能對腸道微生物群產生有益的影響,使身體能夠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延伸閱讀:
禪修如何幫助學佛?太虛大師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