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甚麼是「不住於相」?覺具法師談「相」

覺具法師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一個人可以甚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圖:人間通訊社)

佛光山福國寺8月24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開山寮監寺覺具法師主講「人間佛教的體相用」,打破一般大眾認為佛法艱澀難懂的觀念,以生活中的案例認識「體、相、用」,從「信、願、行」感受信仰對自己生活的改變,從不住相的修持與用功,增進人我關係,信眾逾260人聆聽受益。

「甚麼是體相用?體是本質,相是相狀,用是功用」。覺具法師以《金剛經》中的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進一步闡述每一個人從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舉止、身心活動等,無一不是生活的作用,每個人在這一世都扮演著多種角色,例如學習時是學生、在家是兒女,在公司是同事,到了協會是會員等,在每個階段有不同的身份,這就是一個人的「相」。

而不同的「相」就有不同的「用」,要怎樣才能用得好?那就要學習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做到「不住相」,就是在不同的時間、空間扮演好當下的自己,學習當下轉念、不執著。修行要做到不著相,先要能體會空性,就能尊敬生命中的每一位眾生。而世間恆久不變的法則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世間的實相,如佛法所說的無常、無相。雖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生死的無常變化,但大家更應把握有生之年,好好發揮生命的本體以及生命的價值。

覺具法師以自身事例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分享的故事,領眾了解說明「信心第一」在修行上,破除迷妄的重要性。在說明「相大」慈悲門時,又舉例無著菩薩三進三出雞足山,未能得見菩薩,後因生起一念大悲心,業障清淨,方得見菩薩。這就如星雲大師曾說過的:「一個人可以甚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

接著法師說明「觀音與賽鴿」的故事。這篇故事沒有結局,表達著空性、空觀的思想。面對不同的境遇,始終保持空杯的心態,不住相、不著相,充分認識體相用,無相便能自在融入環境的變化,如大師說的「在順境中的自在是享受福報,在逆境中的自在是智慧的展現」。

覺具法師透過淺顯易懂的說明,讓與會者體會不同的修行法門,透過修持改變自己的生命;學習用祝福代替擔憂,用正向的情緒連結達成內心安定,並從般若智慧觀照,慈悲待人接物,把握當下的相,從而發揮最大的功用。為提升並肯定自我價值而做,就能為自己、為家庭帶來正念,創造善緣好運。

最後法師以「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會衡量,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巧合,我們所得到的來自於我們付出甚麼,福報在來的路上,你只管善良」結語,與大眾勉勵。

轉載自人間通訊社:
https://www.lnanews.com/news/161789

延伸閱讀:
念佛能夠得到人間福報嗎?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