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玄奘大師的「母校」──印度那爛陀大學,800多年前遭戰火破壞後荒廢多年,2014年才重新復校。今年6月19日,承襲千餘年歷史的那爛陀大學啟用新校區,盼重現昔日在學術界的光芒。
那爛陀大學(Nalanda University)的新校區位於印度東北部比哈邦(Bihar)王舍城(Rajgir)。距離校地約十二公里的地方,便是古代佛學聖地那爛陀寺的遺址。
那爛陀(Nalanda)是梵語,意為「施無厭」、「知識的給予者」。此寺建於約1,600年前,是全球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也是古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寺內曾擁有數百萬卷藏書,極盛期有上萬名僧侶、學者聚集,每天有100多個講壇。寂天菩薩、玄奘大師等,也曾經在此地學法。
古代的那爛陀寺不只傳授知識,還傳授「五明」(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及星象學等知識。1193年,寺院因軍隊入侵而毀壞,遺址於201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在東亞高峰會(EAS)成員國的支持下,那爛陀大學於2014年復校,首批學生十五人,教師十一人。
新那爛陀大學:重現昔日的光芒
目前,那爛陀大學有兩個主要校區、四十間教室,可容納1,900名學生。它也像古時的那爛陀大學一樣,是一所寄宿大學,學生宿舍可容納550人。校內設施包括會議中心、露天劇場和體育館等,現有來自二十餘國的學生在這裏求學。
新的那爛陀大學不只研究佛學,還設人文學科、經濟暨管理、東方語言等學院,為逾2,000位學生提供碩士、博士課程。
此外,那爛陀大學是「淨零」環保校園,靠太陽能實現電力自給自足,且設有廢水處理廠,將水源循環再用。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回顧該校的歷史,表示政府在那爛陀精神的激勵下,將會致力鼓勵大眾學習、研究與創新,把印度發展成為教育重鎮。
延伸閱讀:
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繼承者:世友居士鞠躬盡瘁四十年,以佛法濟度無數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