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皇家學院(Royal Academy of Cambodia)近日發表研究結果,表示佛寺是該國文學、數學和藝術等學科的傳承中心。有不少家庭,都會送兒童到佛寺接受教育。
《Phnom Penh Post》報道,研究員漢姆(Hem Lach)說:「柬埔寨有不少學校都位於佛寺內。這意味著這裏的教育與佛教息息相關。」
漢姆補充,如果柬埔寨沒有寺院,那麼高棉文學就會在社會的動盪時期消失。而沒有國家文學,民族就會逐漸衰落。因此,寺院是傳承文學、文化的地方。
兒童在佛寺上學
波蘿勉省斯里薩科爾寺(Sirisakor Daun Steng pagoda)的住持Im Teang法師受訪時表示,自2015年起,便有七至十五歲的孩子在寺內學習高棉語、巴利語和英語文學。
他說:「村內許多家庭都很貧窮,父母亦不太重視教育,不少兒童都不識字。所以我建設教室,親自開班教學⋯⋯除了知識,我沒有甚麼可以為他們提供。這些學問將有助改善他們的生活。」
每天早上7點到10點、下午2點到4點,法師都會教授高棉語、英語和佛法:「高棉語是我們文化傳統的基礎。目前,有十四位年輕學生定期來上課。他們學習一段時間後,我會邀請他們出家為沙彌。」他希望,每座佛寺都能夠建造教室,教育下一代。
五十歲女子孫逸(Suon Yat)的兒子,是法師的學生之一。孫逸表示,起初希望兒子留在家中打理家務,不想他前往佛寺。後來她發現,兒子到寺院上課後,竟有了不少改變。
「我覺得很奇怪,他的閱讀量比剛上學校時要多很多。當他放學後,就會前往寺院。數個月後,他竟然對學習生起了熱情,也有了繼續學下去的動力。」
金邊施哈努克佛教大學(Preah Sihanouk Raja Buddhist University)的教授普拉克(Prak Samphors)補充,自古以來,僧眾就在柬埔寨社會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他們的存在,為佛教徒帶來希望和安慰,也為無數救援工作帶來貢獻。
「至今,寺院仍然發揮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下一代方面,佛寺有三大貢獻:一、教導孩子道德觀念,讓他們學習貢獻社會,二、為孩子們提供互相交流、學習的場所;)三、保存重要文獻。因此,僧眾和佛寺的貢獻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