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佛教」研究項目,為佛光山南天大學、澳洲迪肯大學、西悉尼大學及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四所高等學府合作開展的研究計劃,由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12月6日至13日期間,四所學校展開第三梯次的田野調查,由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帶領,同行包括西悉尼大學教授Cristina Rocha、迪肯大學副教授Anna Halafoff、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研究員陳曉燕、視頻製作人Freeman Trebilcock及攝影師 Filip Milovac,一同考察新南威爾州及昆士蘭州東南部,路程總計近1,200公里。
1973年白澳政策結束後,大批亞洲移民抵澳,佛教人口激增,至澳洲弘法的佛教團體日趨多元。這次的田野調查,著重於七十年代以來在澳洲扎根的佛教團體與寺院,希望彰顯出佛教積極參與社區,因應當地需求開展出在修持、教育、慈善等方面不同的弘法樣貌。
12月6日,一行人到訪位於悉尼西南區Canley Vale的Pal Buddhist School ,覺瑋法師訪問創校校長Panha Pal,以了解學校如何特別設計課程,引導孩子踐行佛教理念。第二天,考察團隊訪問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重點包括人間佛教在大洋洲建寺及弘法的歷程、南天大學的創校過程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對教育的願景。
12月8日,眾人參訪位於Bilpin小鎮的Mountain Spring Monastery。該寺院隸屬梅村正念修習中心(Plum Village),採訪對象之一的Brother Tenzin法師分享自己在耕作中修習正念的體驗,也帶考察隊參觀偌大的有機菜果園。接著前往「藍山」山區,拜訪Rene Buhler 與Jane Buhler,他們在Australian Buddhist Vihara見證五十年來,寺院如何建立與接引當地澳洲人及斯里蘭卡移民兩個不同的社群。
12月10日,考察隊前往位於Cheltenham的文化遺產據點 Marie Byles House (又名Ahimsa,意譯「不害」)。Anna表示,Marie Byles(1900-1979)在澳洲佛教史上有重要角色,不但是新州首位女性律師,也是新州佛教學會(NSW Buddhist Society)創會會員之一。受訪者禪修導師Gillian Coote 曾執導Marie Byles的生平紀錄片;在訪問中,他細述其熱愛自然,自建房舍在森林邊上獨住修行的生平故事。
考察隊也參訪位於遠郊、具有歷史性的佛教寺院Wat Buddha Dhamma,以及悉尼禪修中心(Sydney Zen Centre)的叢林禪堂「古土寺」。在昆士蘭州,覺瑋法師訪問佛光山中天寺住持滿望法師,了解九十年代建寺過程中,一國黨(Pauline Hanson’s One Nation Party)當道時所面對的挑戰與應對,以及中天寺如何透過佛光童軍與中天學校落實信仰傳承。南傳佛教叢林寺院 Dhammagiri Forest Hermitage,也是此行的參訪地點之一。
考察隊再走訪位於昆州東南部Eudlo的澳洲第一所藏傳佛教寺院Chenrezig Institute,今年寺方慶祝建寺五十週年。覺瑋法師與Anna也到訪佛教臨終關懷中心 Karuna Hospice。在中心服務的Venerable Tsultrim表示,任職前已有專業輔導訓練,但佛法才是讓他堅持在此領域服務和奉獻的真正力量。
覺瑋法師表示,澳洲佛教人口不多,各地都有佛教團體在閃閃發光,大家集合力量,光光相照,必然可以讓佛教以更璀璨的光輝照亮這片土地,為社會帶來幸福快樂。
轉載自人間通訊社:
https://www.lnanews.com/news/164109
延伸閱讀:
在澳洲弘法30年,南天寺列入「新南威爾斯州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