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僧人回收海洋廢棄塑膠,製成袈裟。僧人:這個回收項目有拯救生命的意義

僧人以兩年時間回收塑膠,至今已製作了逾800套袈裟
僧人以兩年時間回收塑膠,至今已製作了逾800套袈裟

泰國海洋污染問題嚴重,在泰國第一大河湄南河上,漂浮垃圾隨處可見,政府亦訂立計劃要在2027年前減少50%海洋垃圾。海洋保育協會(Ocean Conservancy)有報告指,全球大約六成海洋塑料垃圾來自中國、印尼、越南、菲律賓和泰國。

泰國曼谷南部一間寺廟內,有一群僧侶到附近的昭披耶河回收塑膠,循環再用,製成袈裟。僧人以兩年時間回收四十公噸(約88,000磅)塑膠,先用機器壓扁塑膠,再加入棉花和染料等物,加工製成布料,至今製作了逾800套袈裟。有村民主動幫忙,專程騎單車來寺院,給僧人送上收集回來的廢棄塑膠,以備製作袈裟之用。

回收項目由五十四歲的寺廟住持Phra Maha Pranom Dhammalangkaro負責。他說:「我正在實踐佛陀的教導。保護環境與佛法是相輔而行的。」僧人會將部分袈裟售賣出去,每套約500至1,200港元,收入用作回饋義工和支持回收項目的營運所需。有不少義工是家庭主婦、退休人士和殘障人士,這些回饋對他們的幫助很大。

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塑膠總監Chever Voltmer指,僧人回收塑膠,不但對保護環境有莫大貢獻,更可以喚醒人們對環保議題的關注。

聯合國報告指,每年有逾1,3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大海,令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Dhammalangkaro認為,這個項目有拯救生命的意義:「如果我們不回收這些廢棄塑膠,它們最終會到哪裏去呢?就是落在海牛、海豚、鯨魚等海洋生物的肚中,然後牠們就會死亡。」在他的影響下,不少村民都加入環保行列,協助僧人收集廢棄塑膠。

延伸閱讀:
救救海洋:數百萬廢膠轉化為床褥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