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法輪禪師開示佛法之中道:如何擺脫欲望的束縛?

(圖:OhmyNews)
(圖:OhmyNews)

韓國曹溪宗的法輪禪師(법륜스님,Venerable Pomnyun Sunim)定期舉行網上講座和課程,以現代生活例子介紹佛理。在近日的一場開示中,禪師解說人們不快樂的原因。

「每個人都想要自由和快樂,但有些人走錯了方向。因此,無論他們走得多麼堅定,都無法到達目的地。」

為甚麼呢?他解釋:「當事情發展順利時,我們自然會感覺幸福;當事情沒有按照預期的方式發展,就會生起痛苦。常人認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自由,『不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束縛。這是常人對幸福和自由的觀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價值是無法實現的。」

禪師續說,由於欲望沒有止境,我們會在痛苦和快樂中輪流交替。。「佛陀說,這種永無止境的苦樂輪迴,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局限。⋯⋯昨天的痛苦可以變成今天的快樂,今天的快樂可以變成明天的痛苦。」

既不追逐,也不壓抑欲望

佛陀深入研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發現,這個循環的根本原因是欲望。人們只能想到兩種回應欲望的方式:投降(追逐)或反抗,亦即為享樂主義和禁欲主義。佛陀發現,兩者都不是通往涅槃的正道。他發現了第三條道路──中道。

禪師解釋:「佛法之中道,是去認識欲望,而不是追隨或壓制它。追隨欲望時,種種損失隨之而來;壓抑欲望時,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終至爆發,導致更多損失⋯⋯這個循環不斷重複。」

禪師說,我們似乎過著自由的生活,但其實不少選擇,都是業力影響下所作的反應。「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是由不斷重複的業力和欲望組成。人們認為自己不快樂,是因為外在的環境,但這只是次要、局部的原因。當我們擺脫欲望的束縛時,就很少會受苦。」

他說,真正的自由是透過認識欲望,來擺脫其束縛。「欲望從何而來?它的根源是業力⋯⋯人人的業力不同,所以欲望也不相同。有些人對金錢有強烈的欲望,有些人則對食物有強烈的欲望。這給予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減低欲望對自己的束縛。」

禪師續說:「我建議自願遵守戒律,以調節欲望,而不是『擔心如果不遵守規則,別人就會怎麼看自己』。如果你自願遵守戒律,它們就不是約束。如果被迫做某事,就是奴隸;如果主動自願做某件事,你就是主人。」

他以食物為例:「你可以說:『今天我(只)會吃一點點,因為我在打坐時不需要太多能量。』如果自願做出這樣的決定,你就不會感覺『受到限制』。」

延伸閱讀:
在二戰「禁閉營」中,一群日裔美國佛教徒修行的故事,獲南加州大學教授輯錄成書。教授:監禁讓他們發現自由,逆境讓他們增強對佛法的信心⋯⋯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