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暑熱當中,東林寺淨土苑多朵蓮花清涼盛放。寺方與蓮花有一段千古因緣⋯⋯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仲夏五月,暑氣漸盛,於炎炎火宅內,江西廬山東林寺淨土苑大眾安居辦道;在寶池寶水中,荷葉蓮花,清涼盛放。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淨土法門中,蓮花既象徵果地上的極樂世界,也代表因地念佛人的發心。在娑婆世界念一聲佛,極樂世界七寶蓮池內便生一朵蓮花,乃至於蓮池海會之時,淨業行人在九品蓮花的花苞中化生,親覲阿彌陀佛和諸聖眾。可以說,蓮花的譬喻貫穿轉凡成聖的始終。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廬山東林寺,更是與蓮花結下了一段千古因緣。慧遠祖師於東晉元興元年(402年)在廬山東林寺結社專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當時的社會賢達謝靈運居士,在寺中開鑿東西兩池,遍種白蓮,大師所創之社,遂稱「白蓮社」,因此,淨土宗又稱「蓮宗」。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在1,600多年的歲月中,東林寺就像一朵亭亭玉立的蓮花,在歷史的塵煙起伏、四季更迭中,「卷舒開合任天真」。

穿過天王殿,淨土苑七寶蓮花池便映入眼中,池中青色、紅色、白色等不同顏色的蓮花漸次盛開,微風吹拂,花葉搖動,珊珊可愛,引遊人注目欣賞,流連忘返,成為淨土苑一道獨特的風景。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七寶池中的蓮花種子與慧遠大師當時種的蓮花是同一品種,該品種在元代至治年間流傳到了日本,但在中國失傳。直到1992年,日本佛教界將蓮種回贈東林寺。此後在常住共同持誦大悲咒的願力感召下,此種子再度發芽,在東林寺飄蕩新的清香。

東林蓮花,歷經風霜,從東晉遠公手中傳續到今朝,又從祖庭蓮池移植到大佛座下,開啟了它無染無著的新生,也昭示著東林寺乃至蓮宗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於今夏日,淨土苑七寶蓮花池內,含苞待放的白蓮外表被綠萼包裹,清新脫俗,氣質超然。荷葉掩映之下,蛙聲陣陣,龜、魚游弋其中。善信遊客漫步在蓮池四周,心花荷花,一併怒放。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蓮花開放之時,正逢僧眾結夏安居。眾等收攝身心,早晚念佛,並加誦《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切功德迴向西方。我們在此岸信願持名,與阿彌陀佛相憶相念,念茲在茲,彼岸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內,也隨聲聲佛號,發一片瓣,長一節莖,蓮苞茁壯生長。待得報身消盡日,正此花開見佛時。

(圖:江西廬山東林寺)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這是念佛人究竟的歸宿。願我們的生命如蓮花一般,於暑氣熱惱之時,圓生清涼綠葉;於六字念佛聲中,開放朵朵寂靜心花。南無阿彌陀佛。


轉載自新禪風:
https://www.xinchanfeng.com/1-1/60535.html

延伸閱讀:
貪愛執著為苦生起之根本--談《雜阿含經》之猶如蓮花不著水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