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拜觀音菩薩時,以菩薩為師

(圖:基隆極樂寺)

當我們遊覽寺院時,觀音菩薩的形像幾乎隨處可見。當我們拜「觀音菩薩」時,心中若能默念「慈悲喜捨」這句話,並且如法奉持,對自己將大有裨益。為何這樣說?

翻閱佛教典籍,不難發現關於觀音菩薩的經典為數眾多,其中就說到,觀音菩薩在無量劫前,其實早已成佛,法號正法明如來,不過,觀音菩薩慈悲心切,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

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淨土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未來將遞補成佛,與大勢至菩薩一起隨侍於阿彌陀佛左右。

所謂慈悲,乃是梵語音譯,與樂曰慈,拔苦為悲。也就是說,給予眾生安樂,不分親疏,助眾生解除痛苦,不論貴賤,這就是慈悲。

我們拜觀音菩薩,既是向外以菩薩為師,也是向內探求自身佛性。心懷慈悲,廣度有情眾生,便是大乘菩薩道行者。眾生皆有佛性,以佛眼觀眾生、待眾生,種下善因好緣,自然福報樂果無量。

《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厄」。菩薩的慈悲加持,是遍法界,盡虛空的。如果沒有這份廣大心、平等心、清淨心、正直心,就算是再虔誠地禮拜,不外乎與佛法結緣而已,自身受用非常有限。

再說喜捨,這兩字同樣來自佛典,簡單理解為歡喜、布施。具體來看,「喜」除了因世間一切善行而歡喜之意,還有「隨喜」這層意思。

也就是說,不單對善事心生歡喜,還要廣行方便,助他人成就善事。倘若實在不具備機緣,無法施以援手,則可由衷讚嘆,希望善事常有,而不能從中作梗。

同樣的道理,「捨」除了布施財物之外,還有無畏布施與法布施,講求「怨親等捨」。無始以來,眾生內心就有貪著的習氣,執著於「有」,對於名利不「捨」。

但是,世間萬物,不過是因緣和合而成,一旦諸緣散去,便是失去的時候。佛法告訴我們,捨為得之因,有捨才有得。不過,「捨」要有平等心,對待六道眾生,不應有絲毫分別。特別是我們對他抱持「怨氣」的眾生,也應與我們心存「感激」的眾生一樣,平等對待。

布施為菩薩六度之首,本就是佛陀為幫眾生降伏內心慳吝施設的方便法門。

故而,捨棄自身所貪著的即「喜捨」,若捨棄所厭惡的,則為「厭舍」。前者降服貪心,後者增長貪心。

我們禮拜觀音,並不是為了所謂的「保佑」,而是以佛菩薩為師,默念「慈悲喜捨」,勤修戒定慧,最終受益的將是我們自己。


轉載自成都三聖禪寺:
https://mp.weixin.qq.co…CKvrQw

延伸閱讀:
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菩薩以大慈大悲之本懷,救拔眾生離苦得樂⋯⋯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