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心病還須心藥醫──慶道法師:佛教醫方明對當代社會的啟示

(圖:十願網)

佛教醫方明是佛教五明之一(其餘為聲明、工巧明、因明、內明),起源於古印度,隨著佛教的傳播而傳入中國,後來與中國傳統醫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醫療體系。

在當代社會,佛教醫方明的實踐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醫療機構和心理諮商師開始借鑑佛教醫方明的和方法,將其應用於心理諮商領域。

11月2日,「第四屆海峽兩岸佛醫論壇」在廈門市石室書院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學者圍繞論壇主題「中華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展開學術研討。武漢古河禪寺住持慶道法師在研討會上發表了《佛教醫方明的歷史內涵、時代價值與當代啟示》的主題演講,與大眾一起探討佛教醫方明的當代啟示。

慶道法師認為,佛教醫方明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一、身心健康的全面關注

佛教醫方明強調身心是一體的,認為一般疾病的產生,往往與人的心理、生理、行為,以及周遭社會的生活環境有關。疾病不只是身體上的表現,也涉及心理和精神層面。這個觀點啟示我們,在當代社會,我們應該更全面地關注身心健康。

法師表示,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導致身心疲憊,甚至引發各種疾病,「因此,我們需要學習調整心態,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寧靜,同時注重身體的鍛鍊與保養,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

對於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疾病,如憂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等,佛教也有各種療治之道,例如節制飲食、禮佛拜懺、持咒念佛、禪定修行、行香禮拜、數息止觀、樂觀進取、心寬自在、放下安然等。

二、慈悲為懷的人文關懷

佛教醫方明強調,在治療疾病時要以慈悲為懷,給予病人關懷和安慰。這鼓勵醫護人員除了提供醫療服務外,還需要關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情緒狀態,以紓解其心中悲苦。

慶道法師說:「醫生要用心去傾聽患者的聲音,理解他們的痛苦和困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

三、預防為主的健康觀念

佛教醫方明著重以調整生活方式、修心養性等方法,來預防疾病的產生。

慶道法師認為,這個觀念啟示我們,在當代社會,我們應建立「預防為主」的健康觀念,透過適量的飲食、運動、良好的作息習慣等方式,來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同時關注心理健康,學習調節情緒,保持正向樂觀的心態。

四、身心並治的跨領域醫療模式

法師分析,佛教醫方明提倡治療疾病時,需要綜合考慮身體和心理兩個層面。「我們應該打破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納入醫療體系中,形成跨領域的綜合治療模式。透過身心並治的方式,我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狀況,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和病者的生活品質。」

五、促進文化融合

慶道法師表示,佛教醫方明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等文明古國的醫藥學知識,這啟示我們,在當代社會,我們應借鏡和吸收各種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以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1]

總括來說,一般醫學對於疾病的治療,大多強調飲食、物理、化學、心理、環境、氣候、醫藥等。佛教的醫學則不但含括世間的醫理,更重視內心世界的調整,唯有調和生理與心理的健康,才能真正邁向健康之道。[2]

延伸閱讀:
【Green Your Month】「胎裏素」營養師陳秋惠,教大家如何透過素食避免慢性疾病,達致預防勝於治療?


[1] 《鳳凰網佛教》〈慶道法師:佛教醫方明的當代啟示,不只治「身病」而已丨第四屆海峽兩岸佛醫論壇〉

[2] 《星雲大師全集》〈佛教與醫學〉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