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是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卡博士(Dr. B. R. Ambedkar)的130歲冥壽。印度人稱這一天為「Bhim Jayanti」(Bhim 是安貝卡的暱稱)。從達利特人(又被稱為「賤民」)到成為「憲法之父」,並引導無數人皈依佛教,這是他不平凡的一生:
生於1891年4月14日的安貝卡博士既是政治家和社會改革家,也是法學家和經濟學家。他出身於印度種姓制度中的最低階層,自幼飽受歧視。上學時,他與其他達利特人被禁止坐在教室的座椅上,只能坐在麻袋上。即使需要喝水,也必須由苦工從高處給他們倒水。當苦工不在時,他們便沒有水喝。
1908年(他十八歲進入孟買大學的那年),他獲一位朋友贈送佛陀的傳記。這是他首次接觸佛教。
出任西德納姆貿易經濟學院教授期間,其他教授都因為他是達利特人,而拒絕跟他共用飲水壺。親身經歷過達利特人在印度教社會所遭受的歧視,他決定花畢生精力,為弱勢社群爭取人權。他憑著過人之才,成為了印度獨立後的首任法律及司法部部長,終其一生致力於消除種姓制度和弘揚眾生平等之道,使社會意識到種姓制度的弊端。
印度的種姓制度有逾3,000年歷史,它將人民分為五種等級:1. 婆羅門(最高級)、2. 剎帝利(武士)、3. 吠舍(平民)、4.首陀羅(奴僕)和 5. 達利特人(又被稱為「賤民」)。達利特人沒有任何權利,只能從事最骯髒和最危險的工作。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雖被去除法律地位,卻仍有不少達利特人遭到毆打、強姦和殺害。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安貝卡博士認為要改善達利特人的處境,就要讓國民明白平等之道。因此,他發起在印度發起「新佛教運動」,鼓勵國民皈依佛教,希望大眾能夠消除「達利特人生而卑賤」的想法。
安貝卡博士曾在印度多次發表演說、撰寫《佛和他的佛法》(The Buddha and His Dhamma)等著作和興建佛寺,引領無數人皈依。他於1956年發起「達利特人佛教徒運動」(Dalit Buddhist Movement),引導大眾進入佛門。在同年的皈依大典中,有多達500,000名達利特人皈依。至今,博士的思想仍在印度社會流傳,影響著無數達利特人的心,讓他們明白自己並非生而卑賤。
博士認為,佛陀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告訴我們:要改變世界,要由改變自己的思想開始。
延伸閱讀:
在印度北方邦,有一群達利特人唱誦佛曲,宣揚慈悲和平等。佛曲的流行,反映了佛法對當地市民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