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大佛寺位於中國甘肅省張掖市西南隅,創立於1098年。寺內的卧佛像,為亞洲最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
在大殿後的藏經閣內,至今依然保存著世所罕見的明代手書金經《大般若經》,以及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本《北藏》,可說是集建築、雕塑、經籍和文物為一體的佛教博物館。
近日,寺方正展開「不可移動文物數位化保護計劃」,預計於明年5月至10月間建成,屆時將開放數位展間,讓大眾觀賞寺中多項珍貴文物。
大佛寺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葉如來寺。西夏至元代時期,大佛寺一直是皇家寺院。明代早期,朝廷十分重視對佛寺的建設,讓這座大佛寺的規模空前龐大。明宣德年間敕賜「寶覺寺」、清康熙年間更賜名「宏仁寺」等寺名。
後來因種種原因,大佛寺日漸荒廢,直至1987年,政府對該寺大佛殿和其他建築展開了一次維修,並於1996年將大佛寺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之所以稱為大佛寺,是因為大佛殿有一個身長約35米的臥佛像。佛像為木胎泥塑,彩繪金描,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
臥佛像安睡在大殿正中1.2米高的仰覆蓮花佛壇之上,呈吉祥右脇臥姿,兩眼半閉。其結構非常獨特:木胎泥塑中空,以木頭搭成架子,用草泥貼塑,再金妝彩繪而成。造像的腹內有上、中、下三層,頭部單獨有一間藏寶室,裏面曾經藏滿了歷代的佛教珍寶和文物。
臥佛像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長約4米,腳長5.2米,神態恬靜安詳,栩栩如生,重現了佛陀涅槃的神情。
臥佛像又稱涅槃像,表示福慧圓滿、動靜一如。所謂圓滿,就是了生脫死、超越時空、泯滅人我對待、自他融和一體之義。
延伸閱讀:
憶念佛陀涅槃日:佛陀入滅時,留下了甚麼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