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布袋和尚圓寂日:世傳他是彌勒菩薩的應化身。他的傳說,讓彌勒精神深入民間⋯⋯

農曆三月初三(今年合陽曆4月22日)是布袋和尚圓寂日。世傳他是彌勒菩薩的應化身,所以他又有「大肚彌勒佛」之稱。

傳說五代時期,明州(今浙江奉化)出現了一個遊僧,叫契此,號長汀子。他身肥體胖,常用木杖挑著一口布袋,在鬧市中四處化緣,得來的東西都放入布袋,因此被稱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出現時終日笑口常開,充滿喜悅自在。肚子奇大的他,能容天下人不能容的事,並把歡喜和善緣帶給眾生。

約於後晉天福(936-947)時期,布袋和尚端坐於浙江奉化岳林寺的磐石上,安然而化,臨終前留下一首〈辭世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人們至此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顯化。

〈辭世偈〉說,世間到處都有彌勒佛,有千百億分身,處處散播歡喜。彌勒佛常常示現人間,只是眾生的心不清淨,不能認識真正的彌勒佛,即使是佛陀親臨面前,可能只看到一個老比丘。偈子啟示我們,不管在甚麼時刻,甚麼地方,如果用聖賢的眼光、聖賢的心來看天下的人,那麼所見都是佛菩薩了。風聲、雨聲、流水聲,也是諸佛菩薩在為我們說法。[1]

從北宋開始,不少坊間的彌勒菩薩塑像,便以布袋和尚的身相為本。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也就由此而來。其慈眉善目、笑口常開的身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各地詠頌彌勒菩薩的對聯極多,大多從「笑容」著筆,例如「處世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處世不妨以真面目待人,胸襟廣闊;待人總要寬宏大量)、「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大肚皮能夠包容一般人難以包容的事物;一開口便展現慈悲的笑容,開示世間難以釋懷的眾生)等。

布袋和尚的慈悲、圓明與寬宏,是彌勒精神的代表。他的傳說,讓彌勒菩薩更加深入民間。


延伸閱讀:
佛陀曾預言,彌勒菩薩將降生世間,於龍華樹下成佛,為眾生說法⋯⋯


[1] 星雲大師全集《真彌勒》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