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是太虛大師的圓寂日。「色身不在,法身常存」,在大師捨報後近100年的今天,他「人生佛教」的願景被後世發揚光大,成為「人間佛教」思想的先導。
太虛大師1890年生於中國浙江海寧,俗姓張,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字太虛。他兩歲喪父,由外婆撫養長大。由於外婆篤信佛教,太虛深受佛法的薰陶,常常隨著她
到九華寺、金山寺參拜。
他對寺院生活和日課唱誦的興趣日增,十四歲在寧波天童寺剃度,後來隨寄禪和尚、水月法師和道階法師等學佛。
太虛大師二十二歲開始講學著述,此後數十年間致力興學育才。他將現代教育制度引入中國佛教,成立漢藏教理院、棲霞山佛學院等,並創辦《海潮音》、《佛化新青年》等刊物。
1929年,他開始著手組織「世界佛學院」,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是為中國僧人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他又派遣學僧赴西藏、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留學,從事巴利文、梵文、藏文研究。
太虛大師主張的「人生佛教」,體現入世的精神,打破當時大眾對傳統佛教的認識。他認為佛教並非一味「只談現世生活以外的事,不談現世生活」──不少人以為佛教是出世的逃避主義,甚至自顧一己的解脫,但其實佛陀的出生、成道、說法、涅槃,皆在人間。因此,佛教重視利他而非自利。
大師認為「人成即佛成」,佛教當以「人類」為中心,而施設契時契機之佛學。因此,他提倡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以菩薩行在這個世界建立淨土。
後人將其一生著述輯成《太虛大師全書》。他「人生佛教」的願景,是當今「人間佛教」思想的先導。現今佛教「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就是根據太虛大師的思想而來,實踐他未竟的悲願。
1947年3月12日,太虛大師在上海玉佛寺説法時因中風昏迷,至3月17日捨報圓寂,世壽五十九歲。在他圓寂後近100年的今日,我們看到他的「人生佛教」思想被繼承發揚。
延伸閱讀:
禪修如何幫助學佛?太虛大師曾有過這樣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