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初祖智者大師圓寂紀念日:他一生度眾無數,影響遠及日本、韓國等地⋯⋯

農曆十一月廿四(今年合陽曆12月24日)是天台宗初祖智者大師圓寂紀念日,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以紀念他一生的行誼。

智者大師(538-597),法號智顗,俗姓陳,字德安,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人,父親是梁朝官吏。智顗有宿世善根,每見佛像必頂禮膜拜,七歲時能背誦〈普門品〉。十五歲逢兵亂,看著人民流離失所,深感愛別離之苦,便在佛前發大願心:「志誓出家修道,以荷擔如來正法為己任。」

十八歲時,他告別兄長,隨果願寺法緒法師出家。不久之後,跟隨慧曠律師學習律藏。二十三歲時拜慧思禪師為師,修習禪法,證得法華三昧,後來受禪師付囑,到金陵弘傳禪法。

智者大師常駐席天台山及廬山,致力著書立說,並多次進出皇宮大殿,為陳後主說法,更為隋煬帝傳授菩薩戒。他被陳宣帝尊為國師,隋煬帝頒賜他「智者」之尊稱。

大師一生東西垂範弘化萬里,建造三十多所寺院,全國五十餘州因其得法者更是不計其數。

天台宗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佛教宗派,因為創始人智者大師常住浙江天台山,於是他所創立的宗派也稱為「天台宗」。又因此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的依據,故又稱「法華宗 」。

從五時判教看修行全貌

「判教」智者大師對中國佛教最重要的貢獻之一。他依《法華經》的精神,將佛陀一生說法的內容,判釋為五個時期,相應於每一時,便有每一時所說的經典與所要度化的對象。這種把全部佛典,按照佛說的時間先後去劃分的處理 ,稱為「五時判教」。

五時中,第一是華嚴時,佛陀剛成道,在菩提樹下為大乘根機的眾生,說佛自內證的道理,即《華嚴經》。第二為阿含時,由於對於某些眾生來說,大乘教沒有達至應有的效果,所以佛先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教義,讓一般人去信受修行,所以便說了《阿含經》。

第三為方等時,佛陀對有小乘基礎的眾生宣說大乘方等經,如《楞伽經》、《維摩詰所說經》等,引導小乘人走向大乘。第四為般若時,佛說般若諸部經典,彰顯諸法皆空的實相中道。第五為法華涅槃時,會通前四時期的方便教法,將它們會歸一乘,涵蘊眾生普皆平等的觀念,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緣覺、聲聞二乘都能成佛。[1]

智者大師力倡禪教一致,行解並重,讓天台宗成為最具中國佛教思想特色的宗派,可謂是佛學中國化的第一人。

智者大師所創立的天台宗,在他圓寂後千百年間,遠播朝鮮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影響涉及宗教、哲學、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


延伸閱讀:
天台智者大師的實相觀


[1] 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學課本《開創中國特色的天台宗學說》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