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在。不是說皈依三寶,入了佛門,還在爭閒氣,還在爭人我、爭是非,這裏不可以,那裏不可以;要合掌時,挑剔這麼合不對,那麼合不對,合得正也不對,那個都不對。沒甚麼含義,用不著這樣。
不過,如法的,你進步快;不如法的,當你智慧開了,自己會調整適應。每一法最初都是摸索的,等你用功用得相應了,你就從中生出智慧,得了智慧你就能夠調整你所修的法,知道該怎麼修了。
你必須能夠轉化三業,依著這個法就能轉化你的三業。怎麼轉化呢?
譬如說,我過去很慳貪,學了佛法之後,還是不肯施捨。大家不要誤會,說我要求他布施錢,不是這樣的含義,這個意思太狹小了。我所知道的道理,能夠布施給別人;我所聽到的佛法,我就馬上轉送給別人,讓他也能知道。這比你供養他好多財物,功德還要大。
我經常跟道友說,供養師父不一定給紅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經供養他,他也得利益,你也得利益,大家共同成佛,這叫法施,以法布施。法施的功德比財施的功德還大,就是把自己施捨了。
還有,經常給人家歡喜,不論跟自己的眷屬、親朋好友,乃至於自己冤家,他對你瞪眼睛,或者向你發脾氣,你就笑一笑,總之不跟他對瞋,經常布施歡喜,使你自己沒有怒容,總在轉你的怒,轉憤怒變成無限的寬恕慈悲。經常這樣地觀想,你就是修彌勒菩薩行,是彌勒佛。
學佛是學一切佛,哪一佛你都可以學。之後你就能夠依著佛所說的方法轉述給別人,這樣大家就能夠把憂苦拔脫了。
許多人都是有很多的憂愁苦惱,雖然生活不虞匱乏,但總感到有所欠缺。欠缺什麼呢?他不自由,或者病、或者煩惱,自己解決不了,這都叫痛苦。給他慈悲,這是皈依佛、皈依法的人,應當做的事情。
轉載自新浪新聞:
http://fo.sina.com.cn/intro/lecture/2020-04-17/doc-iirczymi5520034.shtml
延伸閱讀:
菩薩道歷程:持續積集福慧資糧的重要關鍵──實踐聞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