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多國從食品標籤著手,對抗氣候變化 !「有效期限」屆滿不代表變質,英國超市倡顧客用鼻聞牛奶判斷⋯⋯

(圖:網上圖片)

全球每年生產的食品,有很大部分沒有吃掉便成為垃圾,為環境增添負荷。在英國,每年有近1,100萬公升的牛奶因為「過期」而遭消費者棄掉。為了減少浪費,英國有超市想出創意方案,提倡顧客不要盡信產品的「有效期限」標示,改為用鼻去聞,以判別牛奶是否可以飲用才買。

摒棄「有效期限」 冀減少浪費牛奶

英國第四大連鎖超市Morrisons今年1月宣布,店內九成牛奶產品不再標示「有效期限」,但保留「最佳賞味期限」。消費者可靠聞的方式,甚或搖晃盒子或樽去感覺是否有結塊,以判別牛奶有沒有變壞。 Morrisons 超市的採購主管Ian Goode解釋:「包裝食品的有效期限屆滿,並不代表食物必然變壞至不能食用。浪費牛奶即是白費農民的心機,而且造成不必要的碳排放。既然我們的祖先都是用聞來判定牛奶可不可以喝,我們應該也可以。」

英國環保機構WRAP指出,英國每年耗損約33萬公噸牛奶,相當於英國年產量的7%(可放滿157個標準泳池)。牛奶為繼馬鈴薯和麵包後排名第三高的剩食,當中有六分一耗損的牛奶是因過了「保存期限」而遭消費者棄掉。

在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Rosen College研究食品安全及衛生的穆爾非教授解釋,牛奶的保鮮期與脂肪含量有關。脫脂奶只可存放七至十天,而全脂奶過了「保存期限」後五至七天仍可飲用;至於植物奶開封後可存放長達一個月。變壞的奶會變淺色和混濁,並且發出酸味。

不過,英國食物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gency)申明聞牛奶的方式並不可取。也有團體抗議摒棄牛奶「有效期限」的做法,認為對嗅覺弱的人不公平。

改善食品標籤制度

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的法例規定,牛奶廠必須在牛奶出品後的十七天內將產品推出市場,並標示「最佳賞味期限」(Best By)。相關法例的修訂於本月初生效,容許牛奶廠即使過了十七天限期,只要有測試證明,亦可標示品質沒問題,藉以減少過期牛奶的浪費。

食物供應鏈本身既是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的禍根,也是其受害者。熱浪、山火和暴風等災害對農業造成嚴重打擊,每年經濟損失達數十億美元,糧食供應的質和量都下降,繼而令食品價格上漲。

目前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沒有規定食品標籤必須寫上有效日期,嬰兒食品除外。美國關注剩食的民間組織ReFED總監根特斯,近日在眾議院的氣候危機聽證會上說,市面上的包裝食品印有「此日期前食用」(Use before),「最佳賞味期限」(Best Before)、「請在此日期前享用」(Enjoy by)等不同字眼,令消費者混淆,而且會誤導人將食品棄掉。她建議各界為減少浪費而多走一步,食品公司在食品包裝上寫明保質和安全食用兩個日期,而當局應加強規管。

美國生產的食物,有多達三至四成被浪費。這不止是消費者丟棄食品,還有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損耗,包括失收的農作物也是一種浪費。美國的溫室氣候排放有11%來源為農業生產,當中半數為氧化氮,來自大量施肥的農田和農作物。佔四分一的甲烷則主要來自畜牧業。而廢棄食物是堆填區固體垃圾的最大單一來源。

美國首個食品營養標籤於1994年面世,根據The Procter & Gamble Co的市場調查數據,95%消費者認為包裝食物載有營養標籤是重要的,不過僅有5至10%人選購食品時會閱讀標籤。

丹麥首創食品碳足印標籤

英國食品科技公司Foodsteps於2021年創立,為食肆和飲食業進行食材的環境評估。(圖:網上圖片)

丹麥將於今年底推出全球首個為食品而設的氣候標籤制度,以協助國民選購碳足跡低的食品。丹麥的人均年碳排放量為7噸,其中兩噸與食物的消費有關。丹麥氣候變化議會發表報告,指出丹麥人若遵行兼顧人體和環境健康的EAT-Lancet飲食指引,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31至45%。丹麥政府已成立氣候標籤計劃工作小組,邀請研究機構、官員和大型超市代表參與,並撥款130萬美元推行計劃。全國統一的氣候標籤制度有望促使丹麥達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負責任消費及生產指標)。

延伸閱讀:

選擇在我們的手中──丹津葩默談培養慈悲心和應對氣候變化

以正念擁抱地球:梅村僧人法容法師(Brother Pháp Dung)以佛法淨心、環保淨境

雀鳥貓咪也脫水中暑,高溫天氣考驗人類生存極限,如何「防熱」成為各國課題,現時採取行動會否太遲?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