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在畫中結合觀音之大悲心與地藏之大願力──《悲願同行──港臺佛畫交流展》盛大開幕

《悲願同行──港臺佛畫交流展》匯集了港台近五十位從藝者的作品,細述觀音與地藏的慈悲容顏。
《悲願同行──港臺佛畫交流展》匯集了港台近五十位從藝者的作品,細述觀音與地藏的慈悲容顏。

觀音、地藏「二尊合龕」的信仰於唐宋期間甚為普及,同類石窟分佈在不同地區。宋代開始,觀音越趨於女性化的形象,以及「千處祈求千處應」的慈悲精神,深得民心,而地藏的功德與願力,在民間信仰的影響下,被認定為專責救拔幽冥眾生;「二尊合龕」的情景不復重見。菩薩之悲願是遍一切法界,又豈會偏於一方?

2017年暮夏,一趟四川佛教石窟參訪之行,李淨老師與玉鼎老師觀看著「二尊合龕」,頂禮著觀音、地藏,那一刻的感動,頓然生起了《悲願同行》展覽的概念。二人有感吾輩生於未法之時,福慧未具,雖志力於參修,卻多失於心力未濟,若能於修行中,結合觀音之大悲心與地藏之大願力,心力相濟,必日有所進。他們亦盼藉展覽於悲願同行的路途上,匯聚更多同心者,同力同行。歷時一年多的籌備,《悲願同行──李淨•玉鼎臺北佛畫展》於去年12月假台北紀州庵舉行,各方好評如潮。今年7月香港站的《悲願同行──港臺佛畫交流展》更加匯集了港台近五十位從藝者的作品,細述觀音與地藏的慈悲容顏。

佛門網編務總裁林國才先生致辭時笑言,李淨老師是一位有鬍鬚的菩薩。
佛門網編務總裁林國才先生致辭時笑言,李淨老師是一位有鬍鬚的菩薩。

延伸閱讀:一念慈心 眾緣和合 ─── 從四川觀音、地藏石龕走到台北《悲願同行》佛畫展場

7月24日的開幕禮上,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共沾法喜。佛門網編務總裁林國才先生致辭時表示,經中提及觀音菩薩有不同化身,當中有男有女,而我們在觀看隋唐以前的壁畫時,也會注意到觀音菩薩是會示現丈夫相的,而且蓄有鬍子。他笑言,李淨老師正是這樣一位有鬍鬚的菩薩,筆下的菩薩像,教人心生歡喜。

玉鼎老師提到觀音、地藏兩位菩薩都透過入世來修行,那我們在五濁惡世也應該行六度萬行,持續調伏自己的煩惱。「『悲願同行』這四字,我覺得頗適合在這個時候給香港朋友的一點祝福。希望大家有空時能多念佛,一起迴向給香港。」

這次展覽,兩位老師都為我們帶來了六幅主要作品,各自成一系列。李淨老師的六幅地藏菩薩作品,敘說著菩薩從日出到日落一天的工作,《晞》太陽仍未升去時,上方出現種子字「ha」,接著是《越》及《遊》, 地藏菩薩現身,腳踏蓮花,準備救拔眾生,到了日中正午,是《渡》,菩薩身後大放光明,映照出六道苦難的眾生。最後一天的工作完成了,地藏菩薩要《歸》了,他撐著堅毅的身影,走回山上的居處,安《住》於晚間的寂靜。

至於玉鼎老師帶來的,是一連六張的觀音菩薩。第一張的是《觀自在》,老師說希望強調觀音自在的一面。莫高窟第45窟有「觀音救海難圖」,他這次也畫了一張風格獨特的《普門示現》,謂眾生因善惡業力而飄流生死海中,畫的右上方吹來強風,那是老師以風比喻業力:「我們沒法主宰業風,只能在輪迴的大海上隨波逐流。然而菩薩是無分別心的,不單止是在船上主動呼叫求難的人們,連海中並不自覺生死輪迴之苦鬼道、毒龍及海洋生物,都會一併救度。」

李淨老師這次也準備了一幅大型的千手觀音畫作,據他所說,花了兩年功夫才完成。因緣是梵咒專家林光明教授在準備新書《觀音四十二手初探》時,老師也向他請教「四十二手」的各種法義,在融會前人各種藝術作品及經教論述後,老師終於成就這樣一幅莊嚴壯觀的作品。

玉鼎老師的《普門示現》,顯示出觀音菩薩救拔六度眾生,無有分別
玉鼎老師的《普門示現》,顯示出觀音菩薩救拔六度眾生,無有分別

延伸閱讀:失明人如何探索佛畫堂奧? 在「以色觀法」佛畫導賞中領會以心眼觀佛國

李淨老師與玉鼎老師合作繪畫《悲願同行》,左地藏、右觀音,兩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李淨老師與玉鼎老師合作繪畫《悲願同行》,左地藏、右觀音,兩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同場加映的還有設在展廳入口正中央當眼處的《悲願同行》,這是李淨老師與玉鼎老師首幅合作佛畫,畫中左地藏、右觀音,兩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玉鼎老師之前接受訪問時曾表示,單是二尊菩薩的面相,雙方也作過連番修訂,創作合作畫所耗之心力與時間,實難以言盡;正因為這個原因,畫作更顯意義非凡,彌足珍貴。

《悲願同行──港臺佛畫交流展》由即日起至7月29日假香港大會堂高座七樓展覽廳舉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