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福建清源山碧霄岩的三世佛像是摩崖浮雕,作長方形石龕,高3米、寬5米,三世佛並排結跏趺坐於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約2.5米,中尊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作觸地印之降魔相;左尊為過去佛(藥師佛),亦作觸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缽;右尊為未來佛(阿彌陀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皆為吐蕃式樣,整座造像佈局勻稱,雕工精湛,造型優美。
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原為三尊彩色的泥塑佛像,在還未剝離泥胎前,為漢傳佛教形象,與如今見到的藏傳佛教石雕造像形象迥異。
在老一輩泉州人記憶中,這三尊佛像並不是如今的樣貌。原本為三尊彩色的泥塑佛像,佛像雙耳垂肩,垂瞼閉目,容貌慈祥,體態豐腴,如今的石雕造像卻是面容清癯扁平,高鼻樑,呈鷹鼻狀,體態瘦削,右胸右臂袒露,頭上有螺髻。
發生了甚麼,為何泥塑佛像會變成石雕佛像,而且二者形像差異如此之大?根據清源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編撰的《清源山志》記載,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年久失修,殿堂塌毀於暴風雨中,石雕造像暴露於崖壁。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暴風雨右邊的佛像掉落一角露出了半邊肩膀,為了保護修繕佛像,在徵得文物主管部門同意後,1991年8月,清源山風景區管理處請民間塑像名匠剝離佛像的泥塑層,準備重塑佛像。經過三天的剝離,當厚厚的泥塑層被完全剝離下來,在場的人都感到震驚:泥塑佛像的底下還有原始的石雕,而原始石雕與泥塑佛像的形象存在很大的差異。
「至元壬辰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間,靈武唐吾氏廣威將軍阿沙公來監泉郡,登茲岩而奇之,刻石為三世佛像,飾以金碧,構殿崇奉,以為焚修祝聖之所⋯⋯」一方位於三世佛造像左側的元造像題記,記載了三世佛刊刻時間為1292年,功德主為元代泉州路監臨官達魯花赤阿沙。該造像題記還記載,元至正丁未秋(1367年),阿沙的侄子任福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的般若貼穆爾,再次修繕供奉佛像的殿堂。
據專家推測,元代的這三尊藏傳佛教石造像,在某個時間被虔誠的泉州人塑了泥胎金身,使其外觀變成漢傳佛像的樣式。這一做法,使得這三尊藏傳佛教石佛像在漫長的歷史、改朝換代的風雲中,沒有遭到破壞,並且因為有泥塑保護,得以很好保存。
歷經千年,崖壁上的「三世佛」石雕造像仍保存完好,人們在石刻佛像外修建了樓閣,減少風雨的侵蝕。
1992年12月,趺坐在清源山上700年的「三世佛」,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中國知名的佛教考古學專家、龍門石窟研究所名譽所長溫玉成研究員到泉州考察宗教石刻,在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學弟、時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研究室主任李玉昆的帶領下,考察了清源山三世佛石雕像。回去後,溫玉成在其著作《中國石窟與文化藝術》及其在《中國文物報》上發表的《泉州發現的藏傳佛教造像及其意義》一文中,均提出「泉州碧霄岩的三世佛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好、位於最東南的梵式三世佛,彌足珍貴」。
節錄轉載自長江網:
http://news.cjn.cn/bsy/gnxw_19788/202203/t3981206.htm
延伸閱讀:
最早期的佛教藝術:從無佛像時代的佛塔和象徵表達形式體會時人對佛陀的懷念
從中亞巴基斯到中國小南海石窟,這些為禪觀而造的石窟,演繹出歷史長河中視覺化心靈造佛工程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