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部恭送佛陀舍利至蒙古佛寺,以慶祝佛教慶典。佛舍利是佛陀的遺骨,為何會有佛舍利流傳下來?

印度文化部將會恭送四顆佛舍利到蒙古。現時舍利保存於一座小型寶塔中。(圖:Libreshot, India Times)

6月14日,印度文化部將會恭送四顆佛舍利到蒙古,以慶祝當地的佛誕慶典(Buddha Purnima)。

印度文化部一行二十五人於12日出發,恭送佛舍利到蒙古。這些舍利子於1898年在比哈爾邦(Bihar)的一座古城遺址中發現,一直收藏於印度國家博物館中。現時舍利保存於一座小型寶塔中,將會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甘丹寺(Gandan Monastery)供奉十一天後,送回印度供奉。

印度德里大學(Delhi university)的佛學學者納蘭辛格(Indra Narain Singh)表示:「佛舍利在佛教中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印度政府這樣做,能夠促進與東亞國家的聯繫。」

為了促進佛法在蒙古的流布,印度政府近日還以蒙古文印刷了七十五份《甘珠爾》(藏文大藏經),分送給蒙古各地的寺院,並掃瞄這些佛典,在網上保存。

佛陀舍利的出現和流布


佛舍利是佛陀的遺骨。為何會有佛舍利流傳下來?

《大悲經》記載,舍利是佛陀悲憫眾生,為鼓勵眾生修習而留下來的。佛陀說:「我滅度後令此舍利增廣流布。彼諸眾生見佛如來般涅槃故得聖道果;佛為憐愍彼等眾生,分此舍利令如芥子。阿難!如來、應、正遍知臨般涅槃時,憐愍世間諸眾生故,入如是三昧分此舍利,令如芥子。」

佛舍利絕非一般的石頭。《金光明經》記載,舍利有三種: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髮舍利(黑色),三是肉舍利(赤色)。佛陀的舍利,椎打不碎;若是弟子的舍利,則椎擊便碎。佛舍利比一般人的遺骨更堅實,是「如來於無量劫中,戒定慧熏修所成,甚為難得,百劫千生,難可值遇」。

2,500多年前,弟子們在佛陀火化後的灰燼中,發現多顆舍利。當時古印度八國想要奪取,後經調解,由八國國王共分,造塔供奉。100多年後,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一印度。他為了弘傳佛教,便收集過去所供奉的佛陀舍利,重新分配並建造八萬四千塔,擴大了安奉佛舍利的範圍。

後來,佛舍利輾轉流傳至印度、泰國、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中國等地,讓四眾弟子虔誠供養。

延伸閱讀: 

唐朝皇家用以供養舍利的香料,來自何方?中國考古團隊最新研究揭開謎團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