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愛滋病童收容所的創辦人拉吉,如何成為40多位孩童的「父親」?

拉吉成為了四十七位愛滋病童的「爸爸」 (圖:網上圖片)

2005年,住在印度金奈(Chennai)的所羅門∙拉吉(Solomon Raj)收到一位朋友諾利(Noori Saleem)的電話,問他會否考慮收養一位七歲大的小孩。這位名為阿普達(Arputha)的小朋友家族中,有六人先後因愛滋病離世,包括雙親和兄弟姊妹,阿普達本人亦感染了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

諾利是一位跨性別人士,創辦了非政府組織 「SIP Memorial Trust」。拉吉說: 「當時我想將這個孩子送到孤兒院,由我負擔生活和敎育,卻沒有孤兒院願意收容。」

十七年後,拉吉不但是阿普達的父新,更開辧了一個收容感染愛滋病兒童的「信任庇護所」(Shelter Trust),他也成為四十七位孩童的「爸爸」。

(圖:網上圖片)

據統計,2019年在印度有58,970人是HIV陽性,其中3,570人為十五歲以下的兒童。現時「信任庇護所」共收容了四十二人,大部分是兒童,年齡由三歲至十八歲不等。

拉吉說: 「在2001或2002年時,人們對愛滋病有很大的恐懼和禁忌。他們會將患有愛滋病的家人趕出家門。」現時有四十四個這樣的孩子住在收容所裏。拉吉說:「他們因其他人的錯誤而掙扎一生。」

一位罹患愛滋的少女說: 「我出生時有一位哥哥和一位姊姊,我們三人都被要求接受測試,結果都確認為HIV陽性。過了一段時間,人們開始好奇地問我為何要服用這些藥,也打探我們是否有這種病。他們問了很多令人沮喪的問題,我們從不知為何染上這個病,他們也不了解這對我們的影響。」

拉吉在印度南部海得拉巴(Hyderabad)市出生和成長,二十多年前,他來到金奈修讀神學課程,1992年和妻子費維亞(Felvia Shanthi)結婚,初時一直未有生育。

拉吉說: 「當時我跟太太結婚了七年,還未有生育,也想過要收養一位孩子。當時我想,如果我收養一位孩子,該有一個目的,他必須要是值得收養的,因此我決定收養一位愛滋病童。」

過了八年,拉吉終於生下第一個孩子。但他仍然想圓滿這個心願,結果在朋友諾利的介紹下,收養了阿普達。

初時,阿普達住在拉吉家中,與拉吉其他子女一同生活,由於拉吉和妻子(Felvia Shanthi)都要外出工作,只能把阿普達留在家中。但拉吉的家人也不願照顧阿普達,不久以後,拉吉又收養了另一位女孩。幾天後,一位來自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七十歲長者帶同兩位感染愛滋病毒的孩童來到,表示無力照顧他們,哀求拉吉收養他們。

由於家中空間有限,2003年,拉吉最後辭去了日間的工作,在「兒童福利委員會」(Child Welfare Committee, CWC)協助下,創辦了「信任庇護所」,收容了首批(共八位)感染了愛滋病毒的小朋友。

在「信任庇護所」,拉吉會安排院童上學,又開辦了很多課外活動,包括手工、繪畫、藝術和電腦課程,以發展他們的興趣和才能。院內有十七名院工,包括會計師、輔導員、心理學家、專業護士,也有隨時到診的醫生。除了這些專業人士,拉吉還僱用了十三位員工,且都是感染了愛滋病毒的員工。

(圖:網上圖片)

拉吉說: 「這些員工都是無處容身,他們更能對院童感同身受,給予孩子愛和關懷。」感染了愛滋病毒的孩子容易生病、腹瀉,有皮疹和運動障礙,這些員工可以更妥善地照顧他們。

「信任庇護所」的開支,除了依賴慈善團體的捐助,也建基於拉吉的收入。現時一人他身兼三職,除了在神學院任教外,也在兩個非政府組織工作。拉吉每天完成日間的工作後,都會返回「信任庇護所」跟院童玩耍。

「信任庇護所」更為年長的院童物色結婚對象,拉吉將他們的資料提供給醫院和社群,為他們找尋結婚對象,讓他們可以過正常的生活。

拉吉收養的第一位孩子阿普達已完成電腦科學學位,現時在一家公司擔任系統管理員。他說: 「我是父親收養的第一位孩子,如果沒有他,我就不能好好的生活。」

阿普達和其他孩子,都會稱呼拉吉為「父親」。拉吉說: 「這種父親的感覺是世上最珍貴無價的。」


延伸閱讀:
佛陀怎樣看人世間的病毒疾疫災難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