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六祖惠能圓寂紀念日:他從一位不識文字的樵夫,成為中國禪宗的六祖

農曆八月初三(今年合陽曆9月17日)是六祖惠能的圓寂紀念日,我們整理了這篇短文,以紀念這位禪宗大師。

在禪宗的歷史上,有一位目不識丁的樵夫,名叫惠能,有深厚的善根和非凡的見解。他從一位不識文字的樵夫,成為中國禪宗的六祖,其傳奇的一生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惠能生於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三歲喪父,從此家境艱辛,母親以賣柴、織布維生。惠能年齡稍長,便開始賣柴,以供家計。有一天,他送柴至旅店,有一人在誦讀《金剛經》,惠能聞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心明便悟,生起向佛之心。

但惠能家境貧窮,如果出家求法,母親的生活便不知如何安頓。幸而有人知道他一家的困境,資助銀兩,讓惠能安心前往黃梅,拜謁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並跟隨他學佛。

有一天,五祖集合徒眾,讓各弟子作偈,以檢視其修行如何。惠能呈上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知道這首偈語已見性,因此後來就把大法衣缽傳給了他。

惠能大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

他獲五祖傳法授衣之後,就離開黃梅,來到韶州曹侯村弘法。村中有位儒士劉志略,其姑母是比丘尼,法名無盡藏,經常誦念《大般涅槃經》。當時惠能大師聽她念經後,便明白經文的妙義,於是為她解說經義。

有一天,無盡藏比丘尼拿著經本,詢問惠能大師字義。惠能大師說:「字我不認識,但如果問經文意思,可以儘管發問。」比丘尼問:「你不識字,如何理解和解釋經義?」惠能大師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三世諸佛的妙理,不在文字上。)無盡藏比丘尼聽了,對他的見地深感讚歎,並遍告村中人說:「這是一位有道之士,我們要禮請來供養。」

後來,陸續有來自各地的人前來,跟六祖討論佛法,請教「即心即佛」的問題、《法華經》的要義、如來知見、涅槃三昧的問題等。

惠能大師在廣州法性寺、曹溪寶林寺等地弘揚禪法逾四十年。713年,他於新州國恩寺圓寂,世壽七十六。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十六字心要,反映了禪的特質。禪宗雖稱不立文字,並非不用文字,而是主張跳脫文字與經教的有限,直契佛心,故惠能大師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文字是幫助我們悟入佛知見的方便法,最重要的,仍是從自心中去體會及證悟。

惠能大師為禪宗的發展奠定基礎,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是中國佛教史上有重大影響的大德之一。


延伸閱讀:
六祖惠能的思想,一千三百多年來,仍在潛移默化地推動著世界精神文明的發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