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俄羅斯揮軍烏克蘭,多位宗教領袖為和平祈願,為受苦眾生祈禱。丹津葩默:現在是展示「內在力量」的時候⋯⋯

俄羅斯軍隊2月24日入侵烏克蘭,震驚全球。烏克蘭人在驚險中逃難的場面,傳至世界各個角落。戰爭進入第六天,烏克蘭各地持續受轟炸,三十六萬人逃離家園,人數仍在不斷上升。與此同時,俄羅斯民眾於各城市示威,反對戰爭,近6,000示威者被捕。

烏克蘭有超過4,100萬人口,是多元種族、宗教的國家。約72%的人口為基督徒,2.5%為伊斯蘭教徒。佛教自十九世紀起才於當地傳播,信眾人數較少。來自越南和韓國的佛教徒移民當地,令佛教徒人口比例提升至現今約0.1%。

世界各地多位宗教領袖表達對和平的祝願,並為受苦的眾生祈禱。藏傳佛教首位出家的西方比丘尼傑尊瑪丹津葩默(Jetsuma Tenzin Palmo)慨嘆:「眾生的苦難真是超乎想像!然而,苦難也為我們帶來力量。」

她希望大眾能夠在困難的局勢下,互相幫助、照顧和團結;不是因為隸屬於某個宗教或種族,而是出於人性。「現在是展示內在力量的時候了。」她表示,在困難的時候,彼此支持和關懷,能夠讓我們保持堅強。

摩訶菩提國際禪修中心的創辦人、僧伽先那比丘(Bhikkhu Sanghasena),認為捲入這些衝突的領導人執著於自我。他為戰爭中的眾生獻上深深的祝禱,祈願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衝突得以和平解決。

梵蒂岡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教(Pietro Parolin)則表示,相信世界領導人存有良知,認為雙方仍有「表達善意、談判的餘地」。

一行禪師的遺教

在此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行禪師的遺教──他認為,戰爭的根源不在於武器,而是我們錯誤的認知,以及心中分別、計較的能量。而如果想要和平,我們必須成為和平:「我們無法用憤怒的示威來廢除戰爭。轉化集體意識是根除它的唯一途徑。」

當被問及如何在氣候危機和種種動亂的情況下保持和平時,他說:「我們現在能夠做點甚麼。不要絕望。有些事情我們仍能做,仍有機會。認識到這一點並去做,你就會找到平靜。」

他鼓勵我們培養和平、慈悲、深度聆聽和愛語,轉化憤怒、焦慮和錯誤的認知。「學習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擁有更多的正念、和平與愛,是一件非常緊迫的事。我們可以從現在,從今天開始。」(梅村)


延伸閱讀:

戰爭與和平: 何謂「 自勝 」? 如何 「 安群生」 ? 這些經教足以在危亂中饒益眾生

越戰軍人退伍後,深陷罪惡感的痛苦中,歷經十五年的毒癮。隨一行禪師學習禪修後,他出家為僧,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