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教與中秋節的淵源

(圖:Buddha Weekly)

中秋節,有著闔家團圓和吉祥的寓意。其實,佛教與中秋節也有深厚的淵源。

中秋是農曆八月十五,恰逢一年中月亮最圓的一天,代表佛菩薩圓滿的智慧。佛陀是智者、覺者,常在講經說法中用天地萬物來比喻生命,其中就有拿月亮來比喻的。在黑暗中,能夠遣除黑暗賜予光明的就是月亮;尤其十五日的明月,寓意消除人生各種煩惱與痛苦,自覺覺他。

當然,佛教對於皎潔圓月的觀念跟世俗會有點不同,不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也不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是通常以月亮來象徵本自清淨、圓明的佛性,如《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所載:

「復觀此定猶如滿月,一切妄想猶若浮雲,又此正定如清涼風,能除虛空一切雲翳,朗然清淨光明照曜,一切有情見皆生喜。如是滿月光明莊嚴,能施有情清涼安樂。如是靜慮清涼之風,能除性空妄想雲翳。正定滿月出現世間大悲光明,能除有情諸煩惱熱,使得清淨安樂涅槃。」

在漆黑的天空中,只有一輪皎月獨明,就好像在煩惱大海中,只有清淨的佛性是朗然不動的。

心的本性就像滿月一樣,光遍虛空,無所分別 。

佛教將月亮比喻我們的本性,它的特色就是清淨、圓滿、光明、清涼。有時候,諸佛菩薩或高僧大德的慈悲也會被比喻成月光,月光是比較柔和的、清涼、舒服的。許多高僧大德的頌詞當中,也是把智慧和慈悲比喻成月光,來遣除眾生的無明和熱惱。

藉由月亮來說法

月在佛教中被用來比喻人的自性,因為自性本來清淨圓滿,皎潔如明月,一旦自性被迷惑,就猶如月被事物遮蓋一樣。

《佛說月喻經》是施護法師翻譯,其中佛陀就藉助月亮的殊勝來講法:「如世所見,皎月圓滿,行於虛空,清淨無礙⋯⋯今我所說,猶月行空,清淨無礙。譬明眼人,涉履諸險,離諸疑懼。」

《華嚴經》也中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意思是說:菩薩就像天上的月亮,常遊於虛空之中。只要眾生的心海清淨,沒有塵垢,菩提月光就會映現在我們的心上。

「標月指」也是佛教著名的詞彙。「標」是「表示」之意。「指」是「示月之指」,稱為「標月指」,即指佛所說之諸法(八萬四千法門)。

就是說,一個人用手指向月亮,要看到「手指」所指向的「月亮」,而不是「手指」本身。

祖師大德也會用月亮,來表達證悟的境界和作為接機的方便。禪宗認為,一切言教無非為示機之方便而設,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見月。以言教而顯示實相,然言教本身並非實相。

印光大師曾說:「菩薩恩澤遍十方,檀信投誠即蒙光。欲知感應道交處,請看一月印千江。」

佛教也會用月亮來表達讚美和警示無常。《月江正印禪師語錄》中說:「金烏玉兔如梭急,八駿如何追得及。」

金烏指涉的是太陽,玉兔指涉的是月亮,這兩句話告訴我們生命無常,如織布機之梭,所以我們要精進修行不放逸。

佛教也用月亮來讚美佛陀,如「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於十方,慈悲喜捨皆具足。」

趙樸初為弘一法師題詩,也用月亮來讚美:「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

此外,從月亮的本身及其圓缺之表相,我們可以體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乘佛教教義的精髓:

1、月亮的本身就是自覺;

2、月光的普照,就好比眾生受益,就是覺他;

3. 月亮本性的皎潔,是覺行圓滿。

月亮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在與家人團聚的同時,也要懷念恩師、精進修行,開發自己清淨的佛性。

轉載自上海隆慶寺:
https://mp.weixin.qq.co…Ia5w

延伸閱讀:
月光菩薩聖誕日:助眾生成就善法、遠離怖畏的菩薩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