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時代,僧眾托鉢時並不揀擇對象和飲食,而佛教傳入中國之際,也沒有不可吃肉的規定。不過,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說:「食肉者,斷大慈種。」信眾為了長養慈悲心和踐行慈悲之道,便茹素護生。後來在南朝時期,梁武帝制定《斷酒肉文》,佛教與素食的關係便越來越密切。至今,茹素已是漢傳佛教的傳統。
此外,「過午不食」(午飯後除了喝水之外,甚麼都不吃)亦是佛教的飲食傳統之一。佛教的飲食規制有何好處?且看科學研究。
外國期刊《PLoS Medicine》的研究表示,素食為我們提供豐富的抗氧化物、維他命、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有效減低患上等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種疾病的機會。
根據德國營養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Nutritional Sciences)的一項研究,相比茹素五至十年的佛教徒,已經茹素十一至三十四年的佛教徒的身體脂肪比較少。也就是說,身體脂肪與茹素的時間成反比。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修行人制定的戒律之一,除了有助於修定以及減輕供養者的負擔外,亦有助於健康。根據外國期刊《營養》(Nutrients)於去年發表的論文,有研究員邀請了十一位超重的男士參與四天的實驗,並把他們分成兩組,一組禁食十八小時,另一組禁食十二小時,發現禁食十八小時的參加者,在血糖控制和細胞修復機制方面有更佳的表現。
不過,由於維他命B12主要存在於魚、肉、家禽、雞蛋等食物中,純素食者需要吃營養補充劑,補充維他命B12,否則會影響腦部和心臟功能。此外,由於蔬菜水果的蛋白質含量一般不高,素食者亦要補充豆類、堅果和全谷麥類等食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研究亦顯示,素食者較易缺乏鐵質和鈣質,需注意補充豆製品等豐含鈣質的食物,以及進食鐵質較高的素食,包括菠菜、黃豆、鷹嘴豆等,同時進食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以提高鐵質的吸收率。
延伸閱讀:
藏族名醫洛桑加參分享長壽秘訣:間歇性斷食,啟動細胞修復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