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學知識:快樂的十個秘訣

(圖:Pixabay)

妙叶禪師(明代僧人)於洪武年間(1368至1398年)撰寫《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當中指出「十不求行」之道,助我們修養身心。

一、念身不求無病

身無病則貪欲乃生,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

在佛法修行中,對於身體的看法應當超越世俗的貪欲。身體無病時,貪欲容易滋生,貪欲一旦產生,便容易破壞戒律,使人退離正道。然而,若我們能深刻理解病痛的空性本質,認識到病痛是人生的一種現象,那麼我們便能將病苦視為一種良藥,藉此機會修煉內心的堅韌與平靜,從而實現快樂的修行之路。

二、處世不求無難

世無難則驕奢必起,驕奢起必欺壓一切。體難本妄難亦奚傷,以患難為解脫。

在世間生活中,我們不應追求一帆風順、無難無險。因為當生活過於安逸時,驕傲與奢侈便會悄悄滋生,進而引發對他人的欺壓與不公。然而,如果我們能夠以患難為解脫之道,透過克服困難來增長智慧與力量,便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三、究心不求無障

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學躐等必未得謂得。解障無根障既自寂,以障礙為逍遙。

在探究心靈深處時,我們不應追求毫無障礙的境地​​。因為當心靈過於順暢時,我們可能會對學習產生輕率與浮躁的態度,導致所學未能真正深入骨髓。然而,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障礙是心靈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現象,那麼我們便能以障礙為逍遙之境,透過克服障礙來深化對佛法的理解與體悟,從而實現心靈的自由與快樂。

四、立行不求無魔

行無魔則誓願不堅,願不堅必未證謂證。究魔無根魔何能擾,以群魔為法侶。

在佛法的修行道路上,行者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障礙,這些挑戰被喻為「魔」。然而,真正的修行者並不會祈求行路無魔,因為魔障的存在,正是檢驗和鍛鍊行者誓願是否堅定的試金石。若是一味追求無魔之路,則可能因缺乏考驗而導致誓願不堅,甚至未證謂證,陷入自我欺騙的境地。因此,修行人應明了魔障本無根,只要內心清淨,魔何能擾?甚至應以群魔為法侶,藉由克服魔障來增長智慧與定力。

五、謀事不求易成

事易成則志存輕慢,志輕慢必稱我有能。成事隨業事不由能,以事難為安樂。

在規劃與實施事情時,修行人亦不應祈求事情輕易成功。因為若事情易於達成,可能使行者心生輕慢,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從而忽視謙遜與持續努力的必要性。須知,成事隨業,即使事情最終成功,也並非完全依賴個人的能力。因此,修行人應以事難為安樂,透過面對和克服困難來培養堅韌不拔的品性。

六、交情不求益我

情益我則虧失道義,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緣。以弊交為資糧。

在人際互動中,修行人亦應超越自私自利的心態,不以求益自己為交友的目的。因為若一味追求從朋友那裏獲得好處,則可能違背道義,導致人際關係的失衡。真正的友情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而非單純的利益交換。修行人應洞察情感的因緣,明了情感乃是依緣而生,透過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來培養內心的慈悲與智慧。

(圖:Pixabay)

七、於人不求順適

人順適則內必自矜,內自矜必執我之是。悟人處世人但酬報。以逆人為園林。

在人際互動中,過度追求他人的順適和滿意,往往導致個人內心的自滿和驕傲。這種自滿心理會讓我們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和判斷,難以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見。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理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觀點和經驗。我們應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而不是強求他人的順適。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內心的自滿與驕傲,還能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與發展。

八、施德不求望報

德望報則意有所圖,意有圖必華名欲揚。明德無性德亦非實。以市德為棄屣。

施予他人恩惠時,若期望得到回報,那麼這種施予就帶有了一定的功利性。這種功利性的心態,不僅會讓我們的行為失去原本的善意和純真,還可能引發對名利的過度追求。真正的德行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我們應當以一顆純粹的心去幫助他人,而不是為了得到某種回報。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我們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寧靜,也能讓他人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和善意。

九、見利不求沾分

利沾分則癡心必動,癡心動必惡利毀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為富貴。

面對利益的誘惑時,若過於貪心而追求分一杯羹,往往會讓我們陷入痴迷和妄想的境地。這種痴迷和妄想,不僅會讓我們失去理智和判斷力,還可能讓我們為了利益而做出違反道德和原則的事情。我們應以淡泊的心態去看待利益,不被其所迷惑和誘惑。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我們保持內心的清明和理智,還能讓我們在追求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時,更加的堅定。

十、被抑不求申明

申明則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為謙抑我何傷。以受抑為行門。

當我們受到誤解時,若過於執著於申明自己的清白和無辜,往往會讓我們陷入無盡的爭執和紛爭之中。這種爭執和紛爭,不僅會讓我們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可能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受到更多的傷害和損失。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學會寬容,以謙虛的心態去接受他人的意見,而不是過於執著於自己的清白。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我們避免無謂的爭執和紛爭,也能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更加成熟、穩重。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轉載自珠海市普陀寺:
https://mp.weixin.qq.com/s/LuZfyAI5OAab7njqwCAzmA

延伸閱讀:
詠給明就仁波切分享幸福秘訣:感恩自己的五種財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