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以雕塑佛像為志,台灣藝術家舉辦銅雕展。母親受傷的一段經歷,啟發他終生投入佛像創作⋯⋯

三十多年前,法成憲的媽媽遇上車禍,受了重傷。他每天研讀佛經,虔誠祈求媽媽早日康復。念誦經文時,他心中的憂慮漸漸平靜下來。

有一天,他俯伏在佛桌前,為媽媽祈禱;一抬起頭,便看見了眼前菩薩像慈祥的面容,讓他深受感動,信心也更為篤定。終於,他母親的健康逐漸轉好。這一段經歷,讓他感嘆佛法的奧妙。

菩薩的慈顏,讓他決心終生投入佛像創作。

台灣藝術家法成憲於1971年出生,中學期間曾研習雕塑科系。為讓自己的雕像能夠表達佛教精神,他曾經親往敦煌石窟、江西五台山等地,鑽研雕刻佛像的技藝,並研習《心經》、《大悲咒》和《法華經》等經典。

有時候,他會俯臥在桌前,細賞只有數厘米大的佛像,只為了能夠親手塑造法相圓滿的菩薩像。今年五十歲的他,眼晴容易疲勞,讓他深刻地體會諸行無常,離不開「成住壞空」的四個過程。

法成憲曾製作《如來》、《觀音》、《孔雀明王》和《達摩》等系列作品。當中的《孔雀明王》,寓意疫情、災情息滅。在兒子出生後,他創作《沙彌》等一系列以兒童為主題的作品,記錄兒子的成長過程,並重溫小時候的回憶和夢想。

他說,創造佛像要有「不退轉」的心,保持初心和恭敬心──創作像是種花,需要不停的灌溉,而植物即使發了芽,也不一定能夠開花結果。因此,我們需要經過不斷的試煉,直至開出心中的花果。

《喜好》法成憲銅雕創作展由即日起至8月29日在道禾六藝文化館展出。他說:「我的喜好是真善美的事物,而作品不只是銅,還有祝福美好的心,一起被鑄造出。」他希望自己用心創作的銅雕,能夠讓觀賞者心生歡喜。

展中包括《靜觀水月》丶《荷塘拾趣》和《大聖地藏》等,他希望在疫情之下,宗教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獲得平靜。


延伸閱讀:
【佛詞碑】之「佛像」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